•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珍藏版)

59.3 7.5折 79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马特·里德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8370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31181419

上书时间2024-07-04

安岳县墨韵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特·里德利,先在牛津大学做动物学研究,然后又当了一名记者。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了八年,在《星期日电讯》和《每日电讯》开设了七年专栏。《毫不掩饰》(Wartsand All)一书就是他的作品,写的是美国的总统政治;《红色皇后》(The Red Queen)是他口碑优选的一本书,写的是性的进化,由企鹅书局出版;同时他还写了《基因组》(Genome)。他的书曾入围六大文学奖项。他是靠前生命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ife)机构的主席,妻子是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不错讲师。

目录
序 言<br/>12个有胡子的人<br/>第1章<br/>万物之灵·1<br/>第2章<br/>众多本能·35<br/>第3章<br/>先天与后天:绝妙的对偶·69<br/>第4章<br/>疯狂的原因·102<br/>第5章<br/>基因的第四维度·132<br/>第6章<br/>成长岁月·160<br/>第7章<br/>学习经验·189<br/>第8章<br/>文化之谜·215<br/>第9章<br/>“基因”的七种含义·248<br/>第10章<br/>一组悖论式的寓意·268<br/>结语<br/>稻草人·299<br/>附录A 关于作者·306<br/>附录B 关于本书·313<br/>附录C 延伸阅读·318<br/>致谢·321<br/>译者后记·324<br/>注释·325

内容摘要
我们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性格、智商、品质、爱好、取向,这一切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是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相互争论好几个世纪的主题。而现代的生物学、遗传学与社会学的发现大大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疆界。而本书则梳理了人们对于先天与后天争论的历史脉络,并给出了学术界共识的答案。是一本妙趣横生而通俗易懂的科普著作。

主编推荐
一部探索人类心智的科学史
马特·里德利基因三部曲之性格天赋篇
《经济学人》年度书籍
《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争相推荐
人的一生是靠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培养?
透过基因科学回顾两百年先天·后天之争

精彩内容
 相似犹如差异的影子。
两个事物相似,是通过它们与第三者的差异得以区分的;两个事物有差异,是因为其中一个与第三者相似。个体也是如此。一
个矮个男人和一个高个男人之间存在差异,但如果他们和一个女人做比较,那他俩又相似了。物种方面亦是如此。男人和女人有很多不同点,但如果与一只黑猩猩相比,他俩的相似性一定更为醒目——拥有无毛的皮肤、直立的姿势和挺立的鼻梁。不过,要是与狗比起来,黑猩猩则与人更为相似,都有脸、双手以及32颗牙,等等。当然,狗也和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二者与鱼则有更大的差异。差异与相似如影随形。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那个天真的年轻人当时的感受吧。1832年12月18日,他上岸登上火地岛,第一次遇到那些人,现在我们会称他们为原始社会狩猎者,他当时称其为“生活在自然状态里的人”。也许由他自己来讲述这个故事更好:毫无疑问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奇特也最有趣的场景。我简直不敢相信文明人和野蛮人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比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得多。这让我觉得人类就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推动、改善过一样……(我)相信即使找遍世界的所有角落,也不会发现更低等的人了。
查尔斯·达尔文之所以如
此震惊,是因为他并不是第一次见到火地岛原住民。他曾经与三个被运往英国见国王的火地人同船,只不过那会儿他们穿着长袍和大衣。那时候达尔文认为他们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然而在这里,他们的同类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人。他们让他想起了……嗯,想起了动物。一个月以后,达尔文在更偏远的地方看到一个帽贝采集者的住处,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发现了他睡觉的地方。这个供他栖息的场所,绝不比一个野兔窝好。这样的一个存在者,他的习性不会比动物习性强多少。”。我们突然意识到,他这里写的不仅是差异(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差异),还包含了相似性——这样的火地人与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火地人与这位剑桥毕业生之间差异太大,与达尔文相比,火地人反倒更类似一个动物。
达尔文遇到这些火地原
住民6年之后,也就是1838年的春天,他参观了伦敦动物园,第一次见到一只大猿猴。她是一只红毛猩猩,名叫珍妮,是入住该动物园的第二只猿猴。上一任是一只黑猩猩,名叫汤米,于1835年开始在该动物园展览,不过它几个星期后死于肺结核。
1837年珍妮入园,和汤米一样,她的出现在伦敦社会里引起了一场小轰动。
她是一个像人的动物,还是一个像动物的人呢?猿猴引发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例如该如何区分人类和动物,以及如何区分理性和本能。珍妮的照片登上了《实用知识传播协会大众期刊》(Penny,Magazinethe.Society,theDusionDlsefulKnowleage)的封面,杂志中的社论安抚读者说:“也
许与其他兽类相比,红毛猩猩显得非同寻常,但它绝不会侵入人类道德和思想的领地。但是.1842年维多利亚女王曾经在动物园见到另一只红毛猩猩,她有着不同的见解,因为她把猩猩描述成“可怕的、
让人觉得难受和讨厌的人类”。
在1838年达尔文第一次见到珍妮几个月以后,他又去过动物园两次。他带了一只口琴、一些薄荷和一根马鞭草。珍妮对这三样东西都很喜欢,她还对自己镜子里的模样“万分震惊”。达尔文在笔记中写道:“人们去参观飘养的猩猩……了解它的智力……然后便为自己突出的优势而扬扬自得。傲慢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值得神灵庇佑。谦卑一点的看法是,这也是我的观
点,人是由动物进化过来的。”达尔文将学到的本用于地质学的方法用来研究动物,即均变原则,该原
则认为形成如今地质的条件与远古时期地质的形成条件是相同的。同年9月的晚些时候,当达尔文读着
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论时,灵光一闪,想到了如今众所周知的自然选择。
珍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她从达尔文手中拿过口琴并放到嘴边,这帮助达尔文意识到一些动物可以超越原本野性的状态,就如同火地人让他明白人类可以沉沦到文明的最底层。动物与人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吗?
达尔文并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人。事实上,一名苏格兰法官蒙博多勋爵(LordMonboddo),曾在18世纪90年代就设想过,通过训练红毛猩猩可以学会说话。让一雅各·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是启蒙主义哲学家里为数不多会问这个问题的人之一,如果猿猴与“野人”并没有关联,那会是怎样?然而,达尔文改变了人类对于本性的思考方式。在有生之年,他终于得出结论:人类和其他猿猴一样,有着共同的祖先,一步步演变进化过来。
P2-5

媒体评论
本书回顾了基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孰轻孰重长期争论的历史,里德利的论断是“两者并非对立”,并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推进,人们对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如何塑造基因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这将颠覆以往先天论与环境论争论的基础。与其说基因或环境决定了行为,不如说基因通过环境的线索来塑造行为,先天的基因本身就是用来从后天养育环境中汲取线索的。这些复杂的论断,在里德利经验老到的笔触下变得绘声绘色。
《科学美国人》杂志

一场革命正在席卷生物学领域,它认为先天和后天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很难把它们说成是塑造我们的独特力量。在本书中,马特·里德利解释了这场生物学革命背后引人入胜的历史,这是一场行为主义与遗传学家的百年战争。里德利对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两者的近期新研究与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的阐述,使本书成为了经典。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本书概述了在20世纪科学界拥有争论的话题之一:人类的品格究竟是由基因(先天)还是环境(后天)决定的?里德利对“先天”与“后天”相互影响的论述是百科全书式的,充满了洞见。本书是一本深刻而严肃的读物,但挑战本书,能帮读者发现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出版人周报》

用现代的语言展现一场古老的争论,当下我们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伊恩·麦克尤恩
英国当代有名作家

一本源于科学世界的迷人而非常不错的著作。
《纽约时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