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与担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使命与担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1.5 7.0折 59 全新

库存2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荣 刘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1530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2040028

上书时间2024-06-27

安岳县墨韵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荣,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哲学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多项。曾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以及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曾获“大学生良师益友”等荣誉称号。 
刘丹,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4项,在《比较教育研究》《道德与文明》《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合著《中国的价值观》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1  
第一节 “家国天下”说爱国 …………………………………… 3  
第二节 “敬事而信”论敬业 …………………………………… 15  
第三节 “天道为诚”话诚信 …………………………………… 29  
第四节 “仁者爱人”践友善 …………………………………… 49  
第二章 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定位 …………… 61  
第一节 爱国———个人存身立命之本 …………………………… 63  
第二节 敬业———个人立身建业之本 …………………………… 76  
第三节 诚信———个人立德处世之本 …………………………… 89  
第四节 友善———个人克己达人之本 ………………………… 100  
第三章 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 113  
第一节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价值意蕴 ………………………… 115  
第二节 敬业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现实路径 ……… 127  
1使命与担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三节 诚信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准则 ………………… 140  
第四节 友善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 153  
第四章 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 165  
第一节 “生活化”的爱国实践路径 ………………………… 167  
第二节 “三位一体”提升公民的敬业精神 ………………… 182  
第三节 “双管齐下”促进个人诚信品质的养成 …………… 197  
第四节 “推己及人”实现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  
和谐发展 ……………………………………………… 209  
参考文献………………………………………………………………… 222  
后记……………………………………………………………………… 229 

内容摘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于个人道德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它关涉到“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个人伟大的精神和担当,没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发挥,没有全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就不可能实现。本书正是基于上述历史逻辑来展开探讨的。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溯源”、“价值定位”、“价值意蕴”和“践行路径”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个人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四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探讨,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宏观视野和整体视角。

精彩内容
“爱国”一词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西汉刘向在其编订的《战国策》中就提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国,而忧大王”。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明确谈及“爱国如饥渴”。明代冯梦龙在《新列国志》中也说到“此人虽则商贾之流,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而西方古希腊巨著《荷马史诗》中也有“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的说法。肯尼迪的一句“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已经成为美国人崇尚的名言。可见 “爱国”作为一个崇高而神圣的字眼,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和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爱国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对祖国的一种依恋、忠诚和热爱之情,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为。那么什么是祖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中国文化中的“国”、“家”、“国家”和“祖国”几个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际主义只有尊重和保持各个国家的独立自主,才能真正完成世界革命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各国人民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才能在实现本国革命斗争胜利的同时推进世界革命.恩格斯指出:“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矛盾。爱国主义是国际主义的重要依托,国际主义是爱国主义的理性升华,也是爱国主义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强调,“必须维护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