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与都邑形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与都邑形态研究

123 6.2折 19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国硕|责编:马明//郭鹏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2783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990844

上书时间2024-06-27

安岳县墨韵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国硕,男,1963年生,河南平顶山(原叶县)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郑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首批学科特聘教授。兼任中围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等职。获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科技创新人才、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先秦城市与都城考古、先秦史、民族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与都邑形态研究”等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出皈《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先秦历史与考古研究》等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一  国家与方国
    二  早期文明与早期国家
    三  城市与早期城市
    四  都邑、早期都邑与都邑形态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  研究历史
    二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轨迹
    一  社会复杂化的加剧
    二  邦国的形成
    三  王国的形成
第二章  早期都邑的形成发展与类属
  第一节  早期都邑认定的标准
    一  学界有关早期都邑标准的争议
    二  本书所确定的早期都邑标准
  第二节  都邑的起源
    一  大型遗址的发现
    二  遗址性质分析
  第三节  早期都邑的形成
    一  大型城址的发现
    二  城址性质分析
  第四节  早期都邑的发展
    一  大型城址的发现
    二  城址性质分析
  第五节  早期都邑的类属
    一  邦国都邑
    二  王国都邑
    三  方国都邑
第三章  早期都邑的延续年代
  第一节  如何确定早期都邑的延续年代?
    一  早期都邑年代判定的复杂性
    二  确定早期都邑延续年代的方法
  第二节  龙山时代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
    一  陶寺都邑
    二  王城岗都邑
    三  石峁都邑
    四  良渚都邑
    五  石家河都邑
    六  宝墩都邑
    七  尧王城都邑
  第三节  夏代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
    一  新砦都邑
    二  二里头都邑
    三  望京楼都邑
    四  大师姑都邑
  第四节  商代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
    一  郑州商城都邑
    二  偃师商城都邑
    三  洹北商城都邑
    四  小屯殷墟都邑
    五  盘龙城都邑
    六  吴城都邑
    七  三星堆都邑
    八  垣曲商城都邑
    九  老牛坡都邑
第四章  早期都邑的设都制度
  第一节  一都制
    一  一都制分析
    二  一都制的特点
  第二节  主辅都制
    一  主辅都制分析
    二  主辅都制的特点
    三  主辅都制推行的原因
  第三节  都邑离宫别馆的配置
    一  夏代的离宫别馆
    二  商代前期的离宫别馆
    三  商代后期的离宫别馆
    四  离宫别馆的功用及朝歌地位的嬗变
第五章  都邑选址与规划布局形态
  第一节  都邑选址
    一  区位的选择
    二  具体位置的选择
  第二节  都邑规划
    一  城垣规划
    二  功能区规划
  第三节  都邑布局
    一  宫殿宗庙区布局
    二  城门布局
    三  道路布局
  第四节  都邑规划布局特点
    一  宫殿宗庙区与平民区分离
    二  都邑设施的封闭性
    三  因地制宜性
    四  规划布局的发展变化性
第六章  都邑军事防御形态
  第一节  军事防御设施的种类
    一  城垣
    二  城垣附属设施
    三  护城壕与壕沟
    四  自然屏障
  第二节  军事防御模式
    一  城郭之制
    二  守在四边之制
    三  早期都邑是否为“大都无城”
  第三节  主要都邑的军事防御体系
    一  邦国都邑
    二  新砦早夏都邑
    三  二里头晚夏都邑
    四  郑州商城早商都邑
    五  小屯殷墟晚商都邑
第七章  都邑建造技术形态
  第一节  城垣与护城壕的建造技术
    一  城垣的建造
    二  城垣附属设施的建造
    三  护城壕的建造
  第二节  房屋建筑的建造技术
    一  宫殿建筑的建造
    二  民居建筑的建造
  第三节  墓葬的建造技术
    一  大型墓葬的建造
    二  中小型墓葬的建造
  第四节  仓储建筑的建造技术
    一  窖穴的建造
    二  园仓的建造
    三  府库的建造
  第五节  水利设施的建造技术
    一  都邑供水设施的建造
    二  都邑排水设施的建造
第八章  都邑生活形态
  第一节  手工业形态
    一  手工业种类
    二  手工业技术
    三  手工业组织管理
    四  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业形态
    一  农业在都邑经济中的地位
    二  主要粮食作物
    三  都邑居民的饮食习惯
  第三节  货物流通与商业形态
    一  物物交换
    二  货物配给
    三  进贡与赏赐
    四  战争掠夺
    五  商业萌生
  第四节  精神文化形态
    一  信仰与崇拜
    二  祭祀与占卜
    三  文字与典册
    四  音乐与舞蹈
    五  绘画与雕塑
第九章  结语
    一  有关概念定义
    二  中国早期都邑的孕育形成与都邑类属
    三  早期都邑的发展阶段与延续年代
    四  早期都邑的设都制度
    五  早期都邑的选址与规划布局形态
    六  早期都邑的军事防御形态
    七  早期都邑的建造技术形态
    八  早期都邑的都市生活形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中国早期都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轨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发展与类属、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设都制度、
都邑选址与规划布局、军事防御、建造技术、都市生活等形态进行深入研讨。
本书可供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先秦史、
城市学、古都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文物与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