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年卷)

精装内页干净1版1印

150 5.2折 288 九品

仅1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喜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K5

上书时间2024-05-19

慧源书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喜军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2
  • 版次 1
  • ISBN 9787030741004
  • 定价 2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618.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2020年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相关研究进展。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内容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方剂有效性评价、肠道菌群代谢及中药调控机制、中药体内显效成分分析、中药体内显效成分的效应机制、中药毒性评价及解毒机制、中药质量等领域的研究进 展。书中例证翔实,图表充分,能够带领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的**进展。
【目录】
目录

Chinmedomics Builds a Bridg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代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 1

第一节 证候/ 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与表征 1

第二节 中药效应精准评价 3

第三节 中药药效物质研究 6

第四节 代表性研究——基于临床和动物实验整合的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揭示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的体内药效物质及潜在作用靶点 7

参考文献 34

第二章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方剂有效性研究 37

第一节 多柔比星诱导心力衰竭大鼠生物标志物及四逆汤有效性研究 37

第二节 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生物标志物及当归四逆汤有效性研究 50

第三节 失血性贫血大鼠生物标志物及当归补血汤有效性研究 65

第四节 血虚证小鼠生物标志物及当归补血汤有效性研究 75

第五节 子宫异常出血大鼠生物标志物及桃红四物汤有效性研究 87

第六节 糖尿病下肢缺血小鼠生物标志物及补脏通络方有效性研究 95

第七节 糖尿病脑病db/db小鼠生物标志物及黄连解毒汤有效性研究 105

第八节 失眠大鼠模型生物标志物及酸枣仁汤有效性研究 115

第九节 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肺损伤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124

参考文献 141

第三章 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及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 145

第一节 基于“肠- 心轴”途径探究保元汤抗病理性心肌肥大作用机制 146

第二节 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抗衰老片干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作用机制研究 159

第三节 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灵芝孢子油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169

第四节 整合代谢表型与肠道菌群的荷叶碱降尿酸潜在调控机制研究 184

参考文献 202

第四章 中药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04

第一节 复方皂矾丸治疗贫血小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04

第二节 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大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14

第三节 罗珍胶囊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26

第四节 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49

第五节 广陈皮治疗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68

第六节 广西产桑叶治疗高脂血症的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75

参考文献 280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效应机制研究 281

第一节 京尼平苷治疗阳黄证的作用机制研究 282

第二节 小檗碱抑制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288

第三节 人参皂苷Rb1 抗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 295

第四节 黄芩素抗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304

第五节 虎杖苷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313

第六节 咖啡酸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机制研究 320

第七节 葛根多糖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329

参考文献 336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毒中药毒性及解毒机制研究 337

第一节 云南白药配伍环境下草乌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337

第二节 甘遂醋炙减毒存效作用机制研究 347

第三节 甘草制雷公藤降低肝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358

参考文献 366

第七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367

第一节 丹参发汗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研究 367

第二节 不同基原蝉蜕药材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 374

第三节 三个生态型肉苁蓉的品质变异及其潜在调控机制研究 382

第四节 不同盐胁迫下金银花的代谢组学研究 388

第五节 车前子及其盐制品的利尿作用研究 395

第六节 酒蒸女贞子整体化学转化与关键标志物研究 400

参考文献 40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