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6 1.2折 50 八五品

仅1件

贵州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简新华、余江 著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4

上书时间2024-05-23

杰源泉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简新华、余江 著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9051699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经济发展丛书
【内容简介】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鲜明:前途光明!古老的中国将实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复兴。
任务艰巨!需要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跟上信息化步伐的历史任务。
问题突出!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三农”问题严重、就业任务艰巨、内需不足、出口增加困难、公共品供给短缺、收入差距扩大、弱势群体救助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又受到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具有持续性和普惠性,也就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怎样持续发展?发展的成果能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能否使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如何受益?
中国只有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才能成功迈向现代化,实现繁荣、稳定、和谐。
【作者简介】
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产业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教育部的重大、重点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10多个在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ChinaEconomist》等权威报刊在内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50多篇被包括《新华文摘》在内的刊物转载;代表作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探索》、《中国经济改革探索》、《产业经济学》等;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等在内的10多项奖励。
【目录】
总论
前言
第一章工业化与工业化道路
一、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内涵
(二)工业化的特征
(三)工业化的衡量
(四)工业化的必然性和作用
(五)工业化的过程和阶段
(六)工业化为什么不可逾越
(七)工业化的速度
(八)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九)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十)工业化的类型
(十一)新型工业化提法辨析
(十二)工业化的合理有效性
二、工业化道路
(一)工业化道路的界定
(二)工业化道路的类型
(三)正确的工业化道路
(四)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五)工业化道路与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模式
三、产业革命
(一)产业革命的内容和条件
(二)产业革命的历程
(三)产业革命的作用
(四)产业革命的规律

第二章工业化及其道路的研究
一、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国外研究
(一)国外工业化及其道路研究的历程
(二)国外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基本理论
(三)国外工业化及其道路研究的不足
二、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国内研究
(一)新中国工业化及其道路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及其道路问题的争论
(三)中国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和不足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概况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
(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差异
二、英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英国工业化的背景
(二)英国工业化的历程
(三)英国工业化的道路
三、法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工业化前的法国经济
(二)法国工业化的历程
(三)法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四、美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美国工业化前的工业发展
(二)美国工业化的历程
(三)美国工业化的道路
五、德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德国工业化后起的原因
(二)德国工业化的历程
(三)德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六、日本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日本工业化的背景
(二)日本工业化的历程
(三)日本工业化的道路
七、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启示

第四章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概况
(二)苏联工业化的历程
(三)苏联工业化的道路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概况
(二)巴西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三)韩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四)巴西与韩国工业化及其道路的比较
三、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启示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启示
(三)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及其道路的比较
(四)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及其道路的比较

第五章中国工业化的历程(1840~2000年)
一、中国工业化历史阶段的划分
(一)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时期划分
(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
二、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860~1894年)
(一)洋务运动与工业化
(二)民办企业的初步发展
(三)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失败和经验教训
三、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13~1936年)
(一)1913~1926年的工业发展
(二)1927~1936年的工业发展
(三)旧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四、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1953~1977年)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阶段
(二)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发展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工业化优先发展(1953~1957年)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跃进”(1958~1960年)
(五)1961~1965年对“大跃进”的纠正
(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三线”建设与工业发展(1966~1978年)
(七)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工业化及其道路的简单评价
五、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发展的工业化(1978~1999年)
(一)农业、轻工业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时期(1978~1991年)
(二)制造业及其出口快速增长时期(1992~1999年)
……
第六章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第七章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道路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