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全新
  •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全新
  •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全新
  •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全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全新

6.5 1.7折 38 全新

仅1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4-3

上书时间2024-05-23

月琦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华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3359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1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对于甲午战争的解读与反思,作者许华这位军内外著名的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专家选取的是一个全新的"蓝色视角",也就是站在海权理论的高度进行具有鲜明军事学术特色的全面精准回顾、外科手术刀式的专业解剖与深刻的理性反思。在完整回溯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局发展及最终结局全过程的基础上,融入作者对甲午战争史二十多年的诸多研究成果,对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过程进行军事方面的分析讲评;对中日两国海军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交战和结果进行海军技战术方面的专业剖析;对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在威海卫的全军覆灭结局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究;对北洋舰队指挥官丁汝昌个人在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决策情况进行深入精准的考证评判;对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谈判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表述分析;对中日两国的海军海防事业和近代化事业及其成败得失进行总体的对比反思;对甲午海战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进行深入的阐述等。

  在作者看来,甲午之战,中日两国的较量远在战场之外,但决定这场战争命运的关键,主导胜负走向的则是中日海军战略思想及作战指导方针的差异上,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制海权的争夺。甲午战争前后,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的制海权理论风靡欧美,日本不仅及时翻译和学习,而且以海权学说为指导,结合日本的国情和军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制海权理论和海军战略;反观中国,清朝统治者却不知马汉为何人,海权论为何物。放弃和丧失制海权,这是号称"亚洲海军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追本溯源,中日海军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国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作者简介】
  许华,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一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事军战史研究工作.在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方面取得诸多学术成果,是军内外著名的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专家。著或合著有《海军与海权》、《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甲午海祭》等书,曾担任央视12集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台湾电视专题篇《中日战争》和中影集团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历史顾问等。
【目录】
序言(刘亚洲)

前言

第一章西方列强纷至沓来

面对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和凶悍东来的坚船利炮,闭关禁海四百余年的大清王朝,是在封建专制统治的病榻上依然酣睡不醒,还是慢慢睁开双眼看世界?梦醒之际,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难道这是一个在劫难逃的历史悲剧?

第一节酣睡不醒的东方巨人

第二节凶悍东来的坚船利炮

第三节睁眼向洋看世界

第二章富国强兵的探求

庚申之变创痛巨深,当大清王朝终于决定向西方购买一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后,遭遇了英国人怎样的瞒骗戏弄?向来软弱的清廷能否挺起腰杆捍卫自己的权利?洋务运动和海防大讨论中,人们是否清醒地认识到国防形势的严峻?最危险的敌人又是谁?

第一节买来的舰队挂洋旗

第二节"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第三节日本侵台与海防大筹议

第三章构筑蓝色长城

面对甲申中法战争福建水师全军覆灭的结局,针对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大清王朝痛定思痛,要大举兴办强大海军,封建统治集团的努力获得了怎样的结果?隔海相望的岛国日本又有怎样的举措?西北太平洋从此可以安宁了吗?

第一节惩前毖后大办海军

第二节威震东亚的北洋舰队

第三节西北太平洋上的暗流

第四章战幕从海上拉开

"和平"年代里隐藏着战争的阴云,夹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朝鲜半岛内乱加剧,两个互为假设敌的国家分别派兵涌入狭小的半岛,一味寄望于列强进行"调停"的大清王朝能否如愿?一场经过长期战略准备并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是如何开场的?

第一节尽占先机的战略筹谋

第二节不宣而战的开端

第三节陆军初战成欢驿

第五章烽火硝烟蔽陆海

清军部队败退出朝鲜半岛,日军大本营策划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侵略大军如何兵分两支踏上神州大地?面对入侵之敌,负有守土之责的中国海陆军部队又有怎样的作为?中国平民百姓又将遭遇怎样的惨痛命运?

第一节中日陆军血战平壤

第二节中日海军决战黄海

第三节历史检讨之一:北洋舰队严重失误的战术运用

第六章辽东半岛的暮秋

甲午战火引燃后,在首当其冲的朝鲜半岛,日本陆军部队节节推进,清朝赴朝部队如何在血战后败退鸭绿江?庞大的北洋舰队在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行动?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如何寻找对手?中日海军的主力决战是怎样的过程和结局?

第一节战火烧过鸭绿江

第二节悄然登陆花园口

第三节惨绝人寰旅顺口

第七章山东半岛的寒冬

面对战场上的接连失败,大清王朝期望与日本进行和谈,两度赴日的使者经历怎样的尴尬境遇?日军大本营修改作战计划,转兵山东半岛,孤寄于威海卫军港的北洋舰队将面临怎样的形势?这支庞大的舰队还能捱得过甲午年的寒冬吗?

第一节两度求和遭拒绝

第二节如出一辙再登陆

第三节海陆夹击威海卫

第八章全军覆灭的舰队

在山东半岛东端荣成湾登陆的日本陆军部队,迅速抄袭威海卫军港的陆上后路,日本海军从海上封堵、进攻驻泊在刘公岛的北洋舰队。在四面楚歌外援无望的绝境里,中国海军将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最后一搏?丁汝昌如何有令不遵走向了自杀末路?

第一节悲情绝唱刘公岛

第二节历史检讨之二:丁汝昌再度痛失宝贵战机

第三节历史检讨之三:北洋舰队株守军港的真相和丁汝昌的悲哀

第九章丧权辱国的结局

清军部队在局部地区连续实施五次反攻行动,取得怎样的战果?年过七旬的垂暮老翁李鸿章如何受领赴日求和的使命?他在日本蒙受怎样的屈辱?日军如何破译并始终掌握清军的电报密码?宝岛如何沦陷?甲午之败给世人留下怎样的深刻教训?

第一节清军攻势仅存的局部战场

第二节李鸿章忍辱喋血春帆楼

第三节从始至终的"裸奔"

第四节宝岛军民誓死抗争

第五节历史检讨之四:"伤心问东亚海权"

第六节历史检讨之五:甲午海战对世界海军发展的重要意义

附录一:甲午战争大事记

附录二:近代海军作战的阵法与战法述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