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名篇悟养生:读论语悟养生、读老子悟养生(共两本)外壳有破损
  • 读名篇悟养生:读论语悟养生、读老子悟养生(共两本)外壳有破损
  • 读名篇悟养生:读论语悟养生、读老子悟养生(共两本)外壳有破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名篇悟养生:读论语悟养生、读老子悟养生(共两本)外壳有破损

14.5 7.3折 19.8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成博 主编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54243

上书时间2024-05-21

华中特价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成博 主编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543659124
  • 定价 1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4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时至今日,它风行欧美,流行世界,已被译成30多种外国语言,拥有近500个外文版本,是世界外文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文化经典。老子也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并不是一部养生书,但综观全书,其中闪耀着诸多老子鲜明而独特的养生智慧:

  ·顺应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否则,逆自然规律而动,必染疾折寿。

  ·宽容无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人若像水一样虽然滋润万物而与万物不争,心胸宽阔,公而忘私,保持节操,便能健康长寿。

  ·恬淡寡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主张恬淡寡欲,清净为上。他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平气和、致虚守静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他认为,养生必先修德,只有提高道德修养,才能净化心灵,从而使身体强健。所以,他的诸多养生思想都与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在此也不一一列举,具体都包含在本书中。
【作者简介】
张成博,男,1961年生,汉族,山东济南人。2000年获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因临床文献、中医医史以及传统
【目录】
一  道法自然,无为养生

二  先人后己,怡然自得

三  因为不争,所以无失

四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五  味之无味,平衡饮食

六  功成名就,退而安身

七  神形兼养,动静相宜

八  专气致柔,放松身心

九  享乐无度,其寿也短

十  宠辱不惊,珍爱己身

十一  心平气和,徐徐而生

十二  致虚守静,归于生命

十三  胸襟宽广,没身不殆

十四  安分守己,平安是福

十五  坚守朴素,减少私欲

十六  淡然处世,不随流俗

十七  谦虚谨慎,自知者明

十八  清静持重,切忌浮躁

十九  追名逐利,适可而止

二十  力守节操,身去名留

二十一  生之柔弱,死之坚强

二十二  顺其自然,不可固执

二十三  生老病死,坦然处之

二十四  养生首要,贵在实行

二十五  大智若愚,涵而养之

二十六  知足常乐,切忌贪婪

二十七  善待众人,爱心养生

二十八  善摄生者,安然无恙

二十九  节制房事,保精益气

三  十  修德愈厚,享寿愈长

三十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十二  养生之道,以小见大

三十三  重视疾患,防患未然

三十四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三十五  直面病痛,享受生活

三十六  心怀感恩,颐养天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