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 心理测验与评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测验与评估

25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日昌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98

上书时间2024-05-19

丁浩宇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日昌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71181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6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
【内容简介】
《心理测验与评估》概括介绍了心理评估的三种主要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测验法,并就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展开了详细论述。全书内容充实、体系完整,临床指导性强,且反映了心理测量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心理测验与评估》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决策——用一整章的篇幅深入探讨了职业测验的有关内容,对于人们客观认识自我、科学进行职业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心理测验与评估》适于用作心理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心理测量、人才测评、心理咨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
郑日昌,1944年生。满族。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78年参加母校高校师资研修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去美国教育测验中心、大学测验中心、匹兹堡大学作访问学者,1987年归国。现为北京师大心理系教授、副主任、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素质测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国际教育评价协会会员、国际笔迹学会会员、布鲁塞尔国际汉字笔迹学研究所学术委员。出版著作译著《社会心理学入门》、《心理测量》、《考试的教育测量学基础》、《考试焦虑的诊断与治疗》、《学校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等20余部,主编《大众心理咨询丛书》,参加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等辞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多次去美国、日本、新加坡、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部分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访谈法
第一节访谈法概述
一、访谈的种类及特点
二、访谈的主要技术
第二节访谈法的应用
一、评估性访谈需要收集的信息
二、诊断性访谈举例

第二章观察法
第一节观察法概述
一、观察法的含义
二、观察法的特点及作用
三、观察法的种类
四、观察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观察法的应用
一、心理评估中运用观察法的一般步骤
二、心理评估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
三、观察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四、应用案例

第三章测验法
第一节测验法概述
一、测验法的含义与特性
二、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三、心理测验的类型
四、心理测验的编制
第二节测验法的应用
一、测验法的应用领域
二、测验法在心理评估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四章测验的选择
第一节测验工具的来源
一、心理测验总汇
二、心理学的学术论文
三、心理学的专业书籍
四、科普书刊上的心理测验
五、互联网上的心理测验
第二节如何评价测量工具
一、测验手册
二、信度
三、效度
四、常模
第三节选择测验的原则和方法
一、选择测验的原则
二、选择测验的方法
三、测验的组合
第四节选择测验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一、效度的概化
二、经济效益
三、测验的公平性
四、测验工具的跨文化差异

第五章测验的施测和记分
第一节测验的施测
一、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二、施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三、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四、被试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五、主试自身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节测验的记分
一、测验记分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二、客观题记分
三、主观题记分

第六章测验分数的合成与解释
第一节测验分数的合成
一、测验分数合成的层次
二、分数合成的方法
三、各种分数合成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常模参照分数及其解释
一、常模和常模团体
二、常模的类型及其解释
第三节标准参照分数及其解释
一、标准参照分数的含义
二、标准参照分数的类型及其解释

第七章测验结果的报告与应用
第一节测验结果的报告
一、测验结果反馈的治疗功效
二、测验结果报告的内容
三、测验书面报告举例
第二节测验结果报告的常见误差
一、参照标准不统一
二、信息来源不同
三、光环效应
四、趋中评定
五、宽严倾向
六、期待效应
第三节报告和应用测验结果的注意事项
一、解释分数的注意事项
二、报告分数的注意事项
三、应用测验结果的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常用的心理测验
第八章人格测验(上)
第一节自陈量表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四、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五、加州心理问卷(CPI)
六、麦尔一布瑞格斯人格类型测验(MBTI)
七、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八、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的人格测验
第二节评定量表
一、评定量表的种类
二、评定量表的误差
三、评定量表举例
第三节其他人格测量方法
一、情境测验
二、人格的客观测量方法
三、社会计量法

第九章人格测验(下)
第一节投射测验概述
一、什么是投射测验
二、投射测验的发展历史
三、投射测验的特点
四、投射测验的种类
第二节罗夏墨迹测验
一、罗夏墨迹测验的发展
二、罗夏墨迹测验的图片
三、罗夏墨迹测验的施测
四、罗夏墨迹测验的分析
第三节主题统觉测验
一、主题统觉测验的发展
二、主题统觉测验的图片
三、主题统觉测验的施测
四、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
五、主题统觉测验的变式
第四节其他投射测验
一、绘画测验
二、句子完成测验
三、本德格式塔测验

第十章智力测验
第一节智力测验概述
一、对智力的看法
二、智力测验的发展
第二节个别智力测验
一、比奈量表
二、韦氏量表
第三节团体智力测验
一、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
二、瑞文推理测验
三、认知能力测验
四、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五、多水平智力测验
第四节创造力测验
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
第五节婴幼儿智能测验
一、格塞尔发展量表
二、丹佛发展筛选测验
三、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四、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

第十一章临床测验
第一节神经心理学测验
一、概述
二、神经心理学测验举例
第二节心智与行为障碍测验
一、儿童心智与行为障碍测验
二、成人智残评定量表简介
第三节心理健康量表
一、心理健康量表的种类
二、常用的心理健康量表

第十二章职业测验
第一节职业决策测验
一、职业决策量表(CDS)
二、职业状况量表(MVS)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I)MSE)
四、职业决策困难调查表(CDDQ)
第二节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一、心理运动能力测验
二、机械能力倾向测验
三、文书能力倾向测验
四、艺术能力倾向测验
五、专业能力倾向测验
第三节多重能力倾向测验
一、区分能力倾向测验(DAT)
二、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
三、弗拉纳根能力倾向分类测验(FACT)
四、军事能力倾向成套测验(ASVAB)
五、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AT)
六、中国成人职业心理素质测评系统
第四节职业兴趣测验
一、斯特朗兴趣问卷
二、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三、自我指导探测系统
四、杰克逊职业兴趣调查表
五、生涯评估量表
第五节评价中心技术
一、评价中心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二、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中心技术的程序及安排
四、评价中心的效度

附录一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
附录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注释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