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一版一印】

35 5.1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京州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15

冬雨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京州 著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7175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1页
  • 字数 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经过两汉四百多年的萌蘖与生长,论说文在汉魏之际勃然兴起,至于两晋,更堪称是与诗、赋鼎足而立的第三大文体。自近代起,魏晋南北朝论说文即受到学界的重视,如章太炎、刘师培、刘永济、骆鸿凯等名家都已做过有益的探索,本文接续此传统,从文体学角度,首次对魏晋南北朝论说文作了系统研究。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论说文研究》梳理并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说文的多种体式及其与相关文体如议、连珠、注释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此期论说文的题材和主题,如描述帝王优劣论、运命论等论说文主题的演进历程,通过揭橥魏晋清谈、佛教论议与论说文之间的深刻关联,检讨从子到论的嬗变及论说文与辞赋的交互影响,探讨其兴起的原因,并从文章学角度分析了论说文文体的修辞、结构与风格。
  本书不仅能在前贤论述的基础上有明显推展,而且勇于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努力有助于重估魏晋南北朝论说文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价值和地位。书末附录《先唐论说文辑补》、《先唐论说文存目考》、《论说文辨体资料汇编》三种,为读者深入了魏晋南北朝论说文提供便利。

【作者简介】
  王京州,1977年生,河北沙河人。1996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会员。整理出版《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诗考》(中华书局,2011)、《通鉴答问》(中华书局,2012)等。  

   
【目录】
出版说明


绪言
第一章 体裁论(上)
第一节 论
第二节 说
第三节 难
第四节 评
附录:原、辨、解、喻四体源流考
第二章 体裁论(下)
第一节 子与论的边界与代兴
一、论源于子
二、子与论的边界
三、从子到论
第二节 赋与论的开疆与互动
一、论“拓宇于汉赋”
二、声韵的使用
三、铺陈成章的句法
四、假设客主的结构
五、铺张扬厉的风格
六、论反作用于赋-
七、馀论
第三节 设论:介于赋、论之间
第四节 私论与公议
第五节 连珠:微型的论文
第六节 注释:解散论体
第三章 题材论(上)
第一节 理论
一、有无之辨
二、圣人有情无情之辨
三、言意之辨
四、才性之辨
五、出处之辨
六、力命之辨
七、夷夏之争
八、形神之辨
九、馀论
第二节 政论
一、刑礼之争
二、肉刑恢复与否之争
三、仁孝之争
四、公私之辨
五、馀论
第三节 史论
一、人物论
二、制度论
三、兴亡论
第四节 文论
一、专论
二、集论
三、传论
第五节 杂论
一、绝交论
二、博弈论
三、钱神论
第四章 题材论(下)
第一节 帝王优劣论的背景与意义
一、曹魏时代的君臣共论之风
二、私人讲论之风的复兴
三、《周成汉昭论》的政治意蕴
四、馀论
第二节 运命论及其与因果报应论的变奏
一、对旧说的因习
二、在继承中超越
三、与果报论的变奏
第三节 论说文文论的开拓与演进
一、论体的建构与演进
二、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历程
三、“理”与“辞”的独至与兼顾
第五章 修辞论
第一节 譬喻
一、喻词使用
二、以近譬远
三、罕譬而喻
第二节 引证
一、引诗考
二、体同书抄
三、引俗语
第三节 顶针
第四节 鼎足对
第六章 结构论
第一节 专论体
一、论序
二、谋篇布局
三、句际结构
第二节 设论体
第三节 论难体
第四节 问论体
第五节 书信体
第六节 馀论
第七章 风格论
第一节 纵横家与名家:作家学养与论说文风格之关系
第二节 博赡与精约:以繁简之辨为中心
第三节 华美与精辩:以刘勰与萧统论体观为中心
结语
附录一:先唐论说文辑补
附录二:先唐论说文存目考
附录三:论说文辨体资料汇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