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原箱 原塑封 一版一印

一版一印 正版现货+实体书店+可开具发票

600 4.0折 1500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枣庄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2-20

冬雨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枣庄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11165
  • 定价 150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体学(套装共7册)》主要从纵的角度,论述历代文体学的形成、演变及发展过程,介绍历代主要的文体学论著、论述中有关文体体裁、风格、体类的观点。有些作者关于诗文体裁、风格、体类的论述在经、史、子、集各部中皆有,则视其重要性置于一处论述。
【目录】
《中国古代文体学(上卷)》

《中国古代文体学》序

《中国古代文体学》前言

上卷《中国古代文体学史》凡例

先秦两汉萌芽期

第一章 文章体裁多源自先秦

第一节 “文章体制,原本六经

一 “序、述、论、议生于《易”

二 《尚书》篇名多成文体名

三 《诗经》与风、雅、颂、赋、比、兴体

四 《周礼》的“六辞”、“六诗”说

五编年体《春秋》及其三传论文体的应用

第二节 其他经书的文体特点和文体论

一 《论语》和语体文

一 《孟子》由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

三 《尔雅》的文体训诂

第三节 其他诸子的文体和文体论

一《 老子》言简意赅的箴体风格

二 《墨子》的文体论

三 《商子》对“六虱”的批判

四 《公孙龙子》与问对体

五 《庄子》的“三言”(寓言、重言、卮言)与庄周体”

六 《荀子》对文体的辨识

七 “文体备”于《韩非子》

八 李斯与碑体文

第四节 屈原、宋玉与骚体辞赋

一 屈原与《离骚》体

二 宋玉与骚体赋

第五节 《吕氏春秋》的文体观

第二章 “体裁渐备”的两汉

第一节 两汉经学中的文体论

一 汉人论《诗经》之内容、体裁及风格

二 孔安国《尚书序》论《尚书》文体

三 刘熙《释名》对文体名的解释

第二节 纪传体史书的创体和文体论

一 司马迁《史记》开本纪、世家、列传、表、书诸体

二 迁固体及班固《汉书》的文体论

第三节 汉代子部书的文体论

一 陆贾《新语》论六经

二 刘安《淮南子》对六经多所贬抑

三 王充《论衡》对“颂”体的推崇

四 蔡邕《独断》:是较早较系统的体裁论

第四节 汉代集部书所体现的文体观

一 王逸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