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3.6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著;林杰 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43
上书时间2024-11-14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更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
本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策划人&译者 简介
林杰,16岁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大学工程学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为了坚持追随自己的热爱,投身教育事业,曾担任康奈尔大学校友面世招生官,并在美国两所百年寄宿高中从事招生录取、教学及管理工作,同时担任击剑教练。林老师目前从事中美教育交流工作,专注中美留学和国际学校的办学。
前·言 … 01
第一部分·优秀的绵羊
第1章·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002
第2章·“哈耶普”的上位史 …022
第3章·“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 …036
第4章·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054
第二部分·自我
第5章·大学的使命…070
第6章·创建自己的生活…081
第7章·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121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第8章·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138
第9章·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160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175
第四部分·社会
第11章·看不见的“特权堡垒”…186
第12章·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204
致谢…22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