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60 8.8折 68 九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均旭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上面Y14-1-2

上书时间2024-06-27

家家古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均旭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7339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4页
  • 字数 2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常态下,中国要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尴尬难局,东部沿海地区摆脱“低端锁定”实现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发挥劳动力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关键在于解决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匹配矛盾。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微观的基本架构,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描述了中国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不均衡的劳动力“地理上的二元分布”原因,通过定性研究、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区际产业转移中劳动力的动态变化状况,提出扭转劳动力转移模式、克服劳动力外流与产业内迁矛盾的政策建议。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适合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以及劳动经济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周均旭,1972年生,湖北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现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教授,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宏观、中观层面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人力资源短缺与结构失衡问题,研究涉及劳动经济、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多个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现主持中国一东盟研究项目,参与学校人事改革研究项目及多地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书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转移理论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理论

第二章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的动态变化历程
第一节 中国产业转移的历程与趋势
第二节 中国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第三章 中国劳动力供给结构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一)
——基于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劳动力供给结构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二)
——基于区际劳动力结构差异的实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拓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际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跟踪研究(一)
——基于中部地区的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变化与特点
第三节 中部地区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状况
第四节 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际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跟踪研究(=)
——武汉城市圈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介绍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变化趋势
第三节 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情况与成就
第四节 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矛盾分析
第五节 政策建议

第七章 区际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跟踪研究(三)
——大别山试验区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介绍
第二节 大别山试验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成效
第三节 大别山试验区劳动力转移情况
第四节 大别山试验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分析
第五节 政策建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