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5 1.8折 28 九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有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下面

上书时间2023-01-13

家家古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有光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82678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 字数 171千字
【内容简介】
经济学名词的中译,有许多是译得很好的。然而,既然本书《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是谈谬误的,就只谈误译的地方。最让笔者气得七孔冒烟的误译,是把dollar译为“美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等等,都是元,都是dollar!Generalequilibrium一般译为一般均衡。这显然是误译。“一般”是和“特殊”对应的。这里应该译成“全局均衡”,以便与“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对应。
Realincome一般译为实际收入。这也是误译。“实际”是和“虚假”对应的。应该译为“实值收入”,从而与“名目收入”(Nominalincome)对应。
……以上仅是经济学中译的谬误。经济认识的谬误、理解的谬误、应用的谬误还有很多……在《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中,黄有光教授就是要解读和纠正这些谬误。
【作者简介】
黄有光,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先后毕业于槟城韩江中学(1961)、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1971)。在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任教授(reader,1974-1985)及讲座教授(personalchair,1985-现在),于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于1986年成为被选人Who'sWhoinEconomics:ABiographicalDictionaryofMajorEconomists1700-1986的十名澳大利亚学者与全球十名华裔学者之一。在经济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了近两百篇审稿论文。兴趣与贡献包括:中国经济问题,福利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专著包括:WelfareEconomics,London:Palgrave/Macmillan,2004(即本书原版);Mesoeconomics:AMicro.MacroAnalysis,London:tlarvester,1986(中译《综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SpecializationandEconomic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1993(与杨小凯:中译《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Analysis,ed.,London:Macmillan,1998;Efficiency,Equality,andtheFoundationofPublicPolicy:Withact,gseforHigherPublicSpending,London:MacmillanandNewYork:St.Martin’8Press,2000(与KennethAUOW(诺贝尔奖得主)和XiaokaiYang:中译《效率、平等与经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千古奇情记》,作家出版社,1993;《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金钱能买快乐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社会福祉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与社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目录】
前言经济学的中文误译
代序一正统经济学的威力、局限与拓展
代序二经济学的性质——分辨实证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的不同
1公众人士的误解
1.1技术进步增加失业
1.2移民对本地人不利
1.3人口增加对原有人民不利
1.4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不利
1.5全球化危害全球
1.6中国应该鼓励消费与汽车
1.7对汽油征收污染与拥挤税对开车者不利
2诺奖得主的经济学谬误
2.1托宾的本科生一年级经济学失误
2.2德布鲁(Debreu)在其《价值理论》(TheoryofValue)一书中的几十个“错误”
2.3所有税收都造成扭曲?
2.4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对序数主义的坚持
2.5科斯对外部成本的一个不对称性的忽视
3经济学学生的失误
3.1金钱成本不是机会成本
3.2无差异曲线必须“曲线平行”
3.3通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蕴含规模报酬递减
3.4期望效用假说假定收入或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
3.5对每个决策者(局部)是成立的,则对所有决策者(全体)也必然成立
3.6归咎谬误(FallacyofAttribution)
3.7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分析中,当C+I或总支出曲线比45°线更加陡时,支出增加减少均衡收入
3.8根据一个帕累托社会福祉函数,一个帕累托最优点必然优于一个非帕累托最优点
4经济学者的经济学谬误(比较不技术性的)
4.1快乐的衡量完全不可靠?反主观论的谬误
4.2理性人不会有意地选择快乐比较低的情况
4.3效用不能基数(计数)衡量
4.4效用不能人际比较
4.5没有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4.6通过原点的供给与边际成本线
4.7在个别措施上牺牲效率来增加平等
4.8全球暖化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要点在于现在与将来的消费之间的替代
4.9产品集合越大,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
5经济学者的经济学谬误(比较技术性的)
5.1对局部与整体非完全满足性的混淆
5.2把罗伊等式误称为罗伊恒等式(Roy'sIdentity)
5.3完备性和消费理论的一个惯例结合起来的限制性
5.4没有把瓦尔拉斯定律与复合商品定理结合起来,而得出一个重要结果
5.5全局均衡必须是一个让所有市场出清的价格组
5.6最高与次高价格的封闭式拍卖的结果是一样的
5.7效用幻觉
5.8对消费者剩余的等价衡量比补偿衡量更优,并且是理想的福祉变化的衡量
5.9金钱的外部效应完全没有效率意义
5.10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指数与新古典经济学者的主观效用函数完全没有关系
5.11符合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假说的人是把其期望主观效用极大化的
5.12对Harsanyi的效用主义结论的怀疑
附录A大城市是否应该限制外来移民?兼谈报酬递增与E-F冲突
附录B萨缪尔森对Kemp与笔者关于社会选择理论的论争
附录C钻石性物品与消费者理论中的反常情形
附录D期望效用极大化与边际效用递减可以解答圣彼得斯堡悖论(St.PetersburgParadox)之类的悖论?
附录ENeumann?Morgensteni期望效用假说的证明
附录F纯粹平等主义
附录G公共支出对你有利吗?
附录H对当今金融危机的一些反思
附录I不完全竞争下的货币非中性:为什么经济学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