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之狱》沙千里著 民国二十六年精装本 少见!品相完美。记述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拘捕沈钧儒、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七人的经过及关押审讯情况(即爱国七君子案件经过)。书前有著者的"前题"和七君子的照片多帧。
详见图
¥
999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沙千里
出版社生活书店
出版时间1938-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7一3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详见图
- 商品描述
-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军当时并没有极力抵抗,随后中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浪潮。1936年5月31日,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中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当时选举了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陶行知等人担任执行委员。南京国民政府于11月23日上午,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7位救国会的领导人。移送位于苏州的江苏省高等法院羁押。由于7人都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因此被称为“七君子事件”。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国人民和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宋庆龄﹑何香凝﹑张学良﹑杨虎城和国际友人罗素﹑杜威﹑爱因斯坦等纷纷要求无条件释放沈钧儒等人。但蒋介石政府拒不释放,且于1937年4月3日向沈等提出起诉书,并于6月11日和25日在江苏省高等法院两次开庭审讯。沈钧儒等人坚持抗日救国立场,在狱中和法庭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营救运动。6月25日,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16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要求入狱与沉钧儒等人一起受监禁。“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于7月31日宣布保释放沈钧儒等七人,并于1939年2月最后撤销了起诉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