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38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友兰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无为轩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友兰 著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08
  • 版次 1
  • ISBN 9787218030876
  • 定价 2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8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曾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易名《中国现代哲学史》,于1992年7月出版,是为繁体字竖排本。在经多次校勘后,现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是为简化字横排本。冯先生在书的绪论中说道,“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认识,所以也可以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之,这就是认识的反思。”这对于理解中国哲学、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具有很深的认识意义。冯先生以他的漫长的学术生涯和辉煌的学术生命铸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对于他的著作的阅读一定让你增长对于哲学、学术、人格的深刻体会。
【作者简介】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零),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后卦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革命时期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节 “以夷为师”(向西方学习)

  第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

  第二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的驳斥

  第三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评论

  第四节 章炳麟所理解的社会革命

  第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

  第一节 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孙中山追随维新派时期的半封建思想

  第三节 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资产阶甥思想——建国方略

  第四节 孙中山在国共合作中的半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蔡元培论世界观与人生观

  第三节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蔡元培的哲学观

  第五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右翼——胡适、梁漱溟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

  第二节 胡适引进美国哲学——实验主义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应用

  第四节 梁漱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第五节 梁漱溟对于孔丘的新估价及其对于儒家的新解释

  第六节 梁漱溟的文化论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陈独秀、李大钊

  第一节 陈独秀论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陈独秀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 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第四节 陈独秀论国民革命后中国的前途

  第五节 李大钊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第六节 李大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

  第六章 20—40年代之间的三大论战

  第一节 20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论战”的总结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论战

  第四节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论战

  第七章 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

  第二节 毛泽东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

  第三节 《实践论》

  第四节 《矛盾论》

  第五节 《矛盾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六节 社会主义阶段

  第七节 极左思想阶段

  第八节 空想共产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

  第八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道、式、能

  第二书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

  第三节 性与尽性

  第四节 理与命

  第五节 无极而太极

  第六节 现代化与民族化

  第九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接着讲”与“照着讲”

  第二节 理,太极

  第三节 气

  第四节 政治、社会思想

  第五节 精神境界

  第六节 “新理学”的理论矛盾

  第十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熊十力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

  第三节 熊十力的宇宙论

  第四节 熊十力的心学思想

第十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附录:冯友兰先生评传

校勘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