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
  •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
  •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

51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拿大]大卫·戴岑豪斯(David Dyzenhaus) 著;刘毅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2

上书时间2024-06-19

振琪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加拿大]大卫·戴岑豪斯(David Dyzenhaus) 著;刘毅 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00847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9页
  • 字数 30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Legality and Legitimacy:Carl Schmitt,Hans Kelson,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
【内容简介】
  魏玛共和国(1918—1933)的崩溃是当代政治论争中挥之不去的话题。一旦涉及如何解决多元主义的问题,就会自然凸显出自由民主制下之法律秩序及其正当性问题的重要性。显然,魏玛共和国可以成为研究此问题的理论良田,因为魏玛共和常常被视为一种悖论式案例,即自由民主制的敌人居然能够利用法律制度从内部推翻自由民主制本身。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通过魏玛共和国最后几年的历史来透视上述问题。三位杰出的法律与政治理论家:卡尔·施米特、汉斯·凯尔森和赫尔曼·海勒,他们深度介入了当时的政治与法律论争。《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采取了一种被哈罗德·伯尔曼称为“综合法理学”模式的法律与政治哲学来分析他们各自的立场和得失。《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的第二、三、四章分别描述三个主要人物,力图使其中一人反驳另一人,从而建构一种贯穿始终的“隐匿的对话”。第一章和第五章则把前述主题汇聚在一起,将这三人的思想带入到当代政治与法律哲学的论争中。而作者的观点也隐藏在对三个主人公思想立场的阐释,对其思想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当代政治法律哲学论争之意义的分析中。
【作者简介】
  大卫·戴岑豪斯(DavidDyzenhaus),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哲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TheRoyalSocietyofCanada,RSC)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博士。
  
  刘毅,字春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的返照
第一节紧急状态
第二节魏玛概述
第三节1932年7月20日的政变
第四节第48条与法院的判决

第二章朋友与敌人:施米特与法律政治学
第一节主权决断
第二节作为人民意志的法律
第三节自由主义,议会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
第四节宪法的守护者?
第五节自由主义的视域
第六节反犹主义及其辩解

第三章实践中的纯粹理论:凯尔森的法律科学
第一节凯尔森对施米特的批判
第二节凯尔森对宪法第48条的评论
第三节上帝、国家与民主
第四节合法性原则
第五节凯尔森思想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法律秩序的正当性:海勒的法律理论
第一节国家理论的危机
第二节文化、社会与国家
第三节国家与法律的正当性
第四节民主与同质性
第五节作为人民意志之主权表达的法律
第六节宪法性法律的概念
第七节个人的法律良知
第八节法律秩序的理念

第五章魏玛的教训:合法性的正当性
第一节施米特与罗尔斯论正当化问题
第二节哈贝马斯论法律的民主形式
第三节赫尔曼·海勒与当代政治哲学和法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