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学(第10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汉学(第10辑)

16.51 5.9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继愈 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库 5-27

上书时间2024-05-28

桑梓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继愈 编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4732638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37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际汉学
【内容简介】
  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野来把握域外汉学和中国学,首要的就是了解其研究对象的学术史。本刊始终把对汉学史的研究置于中心地位的目的就在于此。读一读阚维民的《剑桥汉学的形成与发展》和柳岩梅所译的《俄国汉学史(至1917年前)》,读者就会感到在汉学史的研究方面我们不过刚起步。《国际汉学.第10辑》包括“汉学一家言”、“汉学家访谈”、“汉学家专项”、“西方早期汉学”、“中西文化交流史”、“欧美汉学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当代儒学与西方文化”专题等。为大家展开中西初识的丰富多维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任继愈(1916年4月15日-2009年7月11日),字又之,汉族,山东省平原县人,中国哲学家、宗教学家、墨学研究专家,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1916年出生,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他认为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国社会各阶层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识到中国佛教和道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力图将其纳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3岁。
【目录】

汉学—家言
从学术史看汉学、中国学应有的学科定位
汉学家访谈录
韩国的“汉学”与“中国学”
捷克汉学家、藏学家高马士访谈录
汉学家专页
艾田蒲和他的《中国之欧洲》
追思汉学家马汉茂
西方早期文学
广州葡囚书简
中西文化交流史
基督教在中亚和远东的早期传播
法国对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
试论耶稣修会精神与其在华传教政策的一致性
简论北京中法大学
欧美汉学史研究
剑桥汉学的形成与发展
俄国汉学史
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眼中的清末科举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普通话第3声的特征
侯芝:女诗人兼弹词小说家
“当代儒学与西方文化”专题
墨子刻的儒学观
史怀哲关于中国思想和儒家伦理的论述
《华语官话语法》专题
《华语官话语法》与17世纪的南京话
《华语官话语法》中语法问题分析

附录
《国际汉学》第十辑英文目录
《华裔学志》第50卷要目
《中国研究书评》第9卷要目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