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行政监督概论

13 4.8折 27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臻荣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254518

上书时间2024-05-17

成华区学无涯书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臻荣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254518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5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行政监督概论》特点是: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监督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监督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论析、阐述行政监督问题的主线,并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研究;第二,在回顾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阐述了当前中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对如何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的思路和措施;第三,由于《行政监督概论》是一本教科书,故力求体系的完整和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王臻荣,男,教授,1961年6月生。
主要论文:
1.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利益表达,政治学研究,第2期27-30,2007-6,一A级,排名:1
2.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改革研究,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98-103,2007-10,二B级,排名:1
3.论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中国行政管理,2006/3/66-68页,2006-3,一B级,排名:1
4.试论我国现阶段有效政府的构建及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第2期78-87,2005-6,一A级,排名:1
5.东亚国家行政改革原因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03,2005-3,一B级,排名:1
6.试论信息时代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03,2005-3,一B级,排名:1
7.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5/03,2005-3,一B级,排名:1
8.论政府利益与“改革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六期97-103页,2005-11,一B级,排名:1
9.论中国政府治理与善治的实践与探索,晋阳学刊,2005/06/8-12页,2005-11,二A级,排名:1
10.治道变革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改革的路径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5/01,2005-1,一B级,排名:1
11.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特点,理论探索,2002年1期,2002-1,二A级,排名:1
12.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原因,晋阳学刊,2002年1期,2002-1,二B级,排名:1
主要著作:
1.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与创新,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4,字数:54,排名:1
2.行政监督概论,译著一级(权威和专业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9,字数:39,排名:1
3.政治学,译著一级(权威和专业出版社),山西省人民出版社,2004-8,字数:150,排名:1
4.中国与东亚政治改革环境的比较分析,,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0,字数:30,排名:2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经济,2002-9,字数:31.3,排名:2
6.继承与超越————-当代中国行政改革论纲,专著一B级(专业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字数:37,排名:1
7.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教材(第五章),统编教材一级(国家部委级),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9,字数:40,排名:1
主要科研项目:
1.公共管理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资助额:3.6万元,2007-7,排名:2
2.山西社会转型期事业单位转型研究,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2万元,2007-4,排名:1
3.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资助额:3.5万元,2006-12,排名:1
4.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及路径选择,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资助额:2万元,2006-6,排名:1
5.村级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5万元,2005-12,排名:3
6.行政管理与行政监督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资助额:2万元,2004-6,排名:1
7.东亚地区政治文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额:6.5万元,2004-5,排名:5
8.山西省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与发展研究,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0.5万元,2002-9,排名:1
9.公共管理思潮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额:1.74万元,2003-9,排名:3
10.山西社会中介组织与投资环境研究,省、市自治区研究,资助额:2万元,2003-6,排名:2
11.山西省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与港、澳、台合作研究,资助额:0.6万元,2002-4,排名:1
获奖:
1.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利益表达,2007年度百部(篇)工程奖,等级:三,2008-1,排名:1
2.政治学概论,\“百部(篇)工程\”奖,等级:二,2007-1,排名:1
3.试论我国现阶段有效政府的构建及路径选择,百部(篇)工程奖,等级:二,2006-3,排名:1
4.行政监督概论,二等奖,等级:二,2005-5,排名:1
5.我国保密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探析,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三,2004-6,排名:1
【目录】
第一章行政监督概述
第一节行政监督的含义、主体、对象和体系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
二、行政监督的主体
三、行政监督的对象
四、行政监督的体系
第二节行政监督的内容、种类、范围和过程
一、行政监督的内容
二、行政监督的种类
三、行政监督的范围
四、行政监督的过程
第三节行政监督的原则、意义、地位和作用
一、行政监督的原则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
三、行政监督的地位
四、行政监督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行改监督
一、中国古代行政监督的萌芽
二、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产生
三、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成熟
五、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强化
六、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衰败
第二节中国近代的行政监督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监督制度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监督制度
三、广州武汉政府的行政监督制度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监督制度
第三节中国当代的行政监督
一、人民民主监督思想
二、革命根据地的行政监督制度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行政监督制度

第三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概述
一、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二、权力机关监督的基本模式
三、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标准
四、我国权力机关监督的原则和作用
第二节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范围和方式、程序
一、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与范围
二、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与程序
第三节加强和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
一、我国人大监督职能强化的目标取向
二、强化我国人大监督职能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国家检察机关监督
第一节国家检察机关监督概述
一、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含义与本质
二、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作用和意义
三、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特征
四、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和分类
第二节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式
一、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
二、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主要程序和方式
第三节我国检察机关监督的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检察机关监督的现状分析
二、完善我国检察机关监督

第五章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
第一节国家审判机关监督概述
一、国家审判机关监督的含义与特征
二、国家审判机关监督的意义
三、国家审判机关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国家审判机关监督的基本内容
一、新中国审判机关监督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二、我国国家审判机关监督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我国审判机关监督的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审判机关监督的现状分析
二、完善我国的审判机关监督

第六章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第一节行政机关内部的一般监督
一、一般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一般监督体系及其内容
三、内部监督的一般工作方式
四、行政复议
第二节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
一、行政机关内部专门监督的含义、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
二、行政监察
三、审计监督

第七章政党监督
第一节政党监督概述
一、政党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政党监督的地位
三、政党监督的作用
第二节政党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一、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
二、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与监督
三、中国民主党派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第三节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沿革
二、党政职能分开的实践和探索
三、加强和改善政党监督的途径

第八章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第一节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概述
一、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涵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
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与方式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方式
第三节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途径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途径

第九章公民监督与社团监督
第一节公民监督
一、公民监督的含义与特征
二、公民监督的地位与作用
三、公民监督的基础与途径
第二节社团监督
一、社团监督的含义与特征
二、社团监督的种类与方式
三、社团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完善我国的公民与社团监督
一、西方国家公民与社团监督分析
二、我国公民与社团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公民与社团监督的对策

第十章舆论监督
第一节舆论监督概述
一、有关舆论监督的几种解释
二、对舆论监督概念的理解
三、舆论监督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舆论监督的地位、作用与原则
一、舆论监督的地位
二、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舆论监督的原则
第三节舆论监督的性质、种类与方式
一、舆论监督的性质
二、舆论监督的种类
三、舆论监督的方式
第四节完善我国的舆论监督
一、我国舆论监督的曲折发展
二、我国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舆论监督的对策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