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左右】【93*43*19CM【英石】重祥叠瑞白云间【名石】赠古典高档高脚雕花底座超大】【苏富比428万成交】苏轼杨万里挚爱】奇石摆件高档文玩礼品【拍卖会成交价最高【纯天然】终身保真,镇宅之宝
¥
6998
全新
仅1件
制作者不详
尺寸93 × 43 × 19 cm
上书时间2016-08-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名石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各大拍卖会上英石也是奇石类的最主要品种,在奇石类中成交价最高,成交量最大,成交价上百万元的屡见不鲜,此石巨大,造型独特,赠高档紫砂盆,意境优美,绝对是难得的珍品!
英石的开发、研究、赏玩历史悠久,古代有关英石研究的著作主要有: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介绍了英石颜色有微青、灰黑、绿和白色几种,并介绍了黄庭坚任太守时玩英石不惜“万金载归”,苏东坡“获双石一绿一白”,目为“仇池”。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将灵壁、英石、太湖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锦溪”“灵泉”“乃出石处”,有几户人家专以取石为生,并认定“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的汲水石是英石中的“下材”。明朝计成所著《园冶》介绍英石的颜色等大体与《云林石谱》相同,但强调了英石的作用“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
宋徽宗爱石促英石开发
英石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尤其在园林造景方面,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宋代造园艺术和技术都达到了成熟阶段,造园刻意追求意境,不拘泥细节,强调神似,自然山石便成为普遍使用的造园之材。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虽疏于政务,但在书画、园林、赏石等方面却有独到之处。他是我国观赏石的最大收藏家,不惜人力、物力广泛搜罗奇花怪石,即为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命户侍郎孟揆在京城东北面景龙门内筑山,称为“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峰高90余步,其规模和内容集园林之大成,景点丰富,园内形成不同景区,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开成左山右水的总体格局。他派官员在江南设应奉局,挑选名花、异卉、奇石。英石进贡朝廷成为必然,绉云峰就是北运京城时在江浙一带流失的“花石纲”遗石。从此英石开发从民间走向朝廷。
东坡玩石引发石画“官司”
北宋治平四年(1067),苏东坡出知扬州。有一天,他的表弟陈德儒送来一绿一白两件英石,尺把见方,但透漏峭崎,清远幽深。苏东坡非常喜爱这两件英石,把玩不止、浮想联翩,忽然想起不久前曾做的一个美梦:在一处美不胜收的山水之中有一官府,挂着“仇池”牌匾,他住入此地乐哉悠哉。梦后与朋友说及此事,朋友说此仙境是道教十六洞天之一的小有洞天。于是,苏东坡马上忆起杜甫《秦州杂诗》中“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的佳句。触景生情,便以“仇池”给这两件英石命名,并为之作序提诗。
过了不久,当朝权贵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向苏东坡提出要借“仇池”石观赏。苏东坡深知王驸马表面说借,实则要占为己有,于是赠给他一首诗,说明自己的英石来自遥远的岭南英德,十分珍爱,舍不得借出。但苏东坡毕竟不敢得罪驸马,终于连诗带石送去给他。王驸马得“仇池”石后喜欢极了,写诗给苏东坡意欲占有“仇池”。苏东坡气坏了却又无可奈何,便大胆要求驸马以珍藏的唐代《二马图》作为交换。驸马当然不愿拿自己心爱之物交换。
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苏东坡再一次写诗给王驸马,诗曰“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王驸马最后不得不将“仇石”归还原主。这场吵得朝野沸扬的石画“官司”才算结束。
附录一:英石成了宝石,悄然走俏成藏界新贵
米芾给她定下“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苏轼、杨万里等给她写下千古名篇,而古籍对她的记载与推崇更是连篇累牍……她就是英石,享有“四大名石之一”之美誉
早在宋代已成皇家贡品
英石早在宋代,英石就被开发利用,上等英石在当时已成为皇家贡品;到了元代,英石被列入“文房四玩”,元明两代被列为“四大名石”之一;垂延至清代,英石则被公认为全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
关于英石之奇之雄之美之秀,古往今来,赏玩者记载宏富,英石文化蔚为大观。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玩石如痴如醉。他相传见到一块奇石,欣喜若狂,绕石三天,搭棚观赏,不忍离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