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交优先组织管控适用性应用手册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7.84 7.0折 68 全新

库存8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瑞敏,褚昭明,林师超 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259578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384032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瑞敏,男,1979年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经济学、智能交通系统等。

目录
第1章概述

1.1背景

1.2目标

1.3本书适用范围

1.4基本条件

1.5术语定义

第2章交通调查

2.1信息收集内容

2.2交通流状态信息

2.2.1路段交通流量

2.2.2交叉口交通流量

2.2.3拥堵延时指数

2.2.4服务水平

2.2.5设计道路条件

2.2.6实时交通流量

2.3静态公交运营信息

2.3.1交叉口的公交优先服务范围

2.3.2公交车站位置

2.3.3公交线路信息

2.3.4公交运行时刻表

2.4动态公交运营信息

2.4.1交叉口信号控制状态

2.4.2公交动态运行信息

2.5其他信息

2.5.1乘客满意度

2.5.2公交服务质量

第3章空间优先措施

3.1概述

3.2路段公交专用车道

3.2.1基本概念

3.2.2设置条件

3.2.3设置方法

3.2.4优缺点分析

3.3公交专用进口道

3.3.1基本概念

3.3.2设置条件

3.3.3设置方法

3.3.4优缺点分析

3.4公交专用路

3.4.1基本概念

3.4.2设置条件

3.4.3设置方法

3.4.4优缺点分析

3.5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

3.5.1公交专用车道标线

3.5.2公交专用车道标志

3.6间歇式公交专用道

3.6.1基本概念

3.6.2设置条件

3.6.3设置方法

3.6.4特点分析

3.7“插队车道”

3.7.1基本概念

3.7.2设置条件

3.7.3设置方法

3.7.4特点分析

第4章时间优先措施

4.1时间优先概述

4.1.1基本概念

4.1.2被动优先控制概述

4.1.3主动优先控制概述

4.1.4优先请求的触发

4.2被动优先方法

4.2.1调整信号配时

4.2.2调整交通流参数

4.2.3协调预测控制

4.2.4被动优先方法总结

4.3主动优先方法

4.3.1绿灯延长

4.3.2绿灯提前

4.3.3插入相位

4.3.4相序变化

4.3.5主动优先方法总结

第5章预信号控制措施

5.1公交进口道预信号控制基本原理

5.2基于预信号的公交优先进口道布局形式

5.3预信号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5.4预信号公交优先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5.5车辆停靠规则

5.6公交候驶区长度

5.7预信号的设置条件

5.7.1道路几何条件

5.7.2信号配时条件

5.7.3交通流量条件

5.7.4路段长度条件

第6章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1基本评价要求

6.1.1评价对象和范围

6.1.2数据采集

6.1.3公交优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6.2公交运行性能评价

6.2.1路段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2.2交叉口公交优先性能评价

6.2.3公交服务水平评价

6.2.4公交运营水平评价

6.3外部性评价

6.3.1公交优先建设水平评价

6.3.2整体交通效益评价

6.3.3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6.4评价结果形成

第7章典型应用案例

7.1成都市有轨电车蓉2号线

7.1.1案例概述

7.1.2信号优先控制总体方案

7.1.3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

7.1.4典型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

7.2上海市公交信号优先案例

7.2.1上海陆家浜路公交信号优先(公交绿波 主动信号优先)

7.2.2上海延安路公交优先项目

7.3南京市公交优先控制系统

7.3.1系统设计

7.3.2技术特点

7.3.3应用情况及成效

7.4长沙市基于智能网联的公交信号优先案例

7.4.1项目背景

7.4.2技术方案

7.4.3应用效果

第8章展望

8.1车路协同公交信号优先

8.1.1特点

8.1.2发展前景

8.2自动驾驶公交优先

8.2.1特点

8.2.2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3章空间优先措施 3.1概述 公交空间优先是指在道路空间资源的层面采取适当的道路工程或交通工程措施为公交车辆提供道路使用权上的优先,使得公交车辆与其他交通方式在空间上得到分离,有效减少社会车辆对公交车辆的干扰,提高公交行驶速度,改善公交服务水平。 依据道路的专用程度,公交专用路权可大致分为公交专用车道和公交专用路两种。公交专用车道是在普通道路上通过施划 专用标线、标识或设置专用标志及隔离设施 隔离出的专用车道,仅供公交车辆行驶; 公交专用路为接近由公交车辆使用的独立道路。 公交空间优先最常见的措施如下: (1) 在城市道路路段上布设公交专用车道; (2) 在交叉口处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 (3) 公交专用路。 本章主要介绍各类公交专用道(路)的设置类型及适用范围。 3.2路段公交专用车道 3.2.1基本概念 路段公交专用车道是指在城市道路路段上布设公交专用车道,在距离道路交叉口停止线一定长度处终止,即道路的路权在部分车道或部分时段归公交车辆所有,在规定时间内只允许公交车辆及特殊车辆通行的车道。(注: 特殊车辆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公交专用车道的车辆。) 如我国高速公路上的公交专用车道,是指为方便主城区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联系,满足相距较近的城市之间的居民日常上下班等主要出行,而在高速公路上占用部分车道开通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辆在此高速专用车道上享有独立路权。北京京通快速路、京开高速公路上的公交专用车道见图31和图32。 图31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②图片来源: 百度搜索。 图32京开高速公交专用车道② 3.2.2设置条件 根据我国大力提倡绿色低碳出行现况,结合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相关行业标准,选择适用性较广的上海地方标准《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 08—2172—2015 J 13115—2015)作为本书中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条件,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① 设 置 要 求具体设置条件 公交专用车道 道路满足右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道路满足右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道路满足右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机动车单行道路满足右列全部条件时,宜设置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具体见)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40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90标准车*/h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0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准车/h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预测3年内高峰单向断面客流量不小于40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90标准车/h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0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准车/h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5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60标准车/h 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15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40标准车/h 高峰公交运行车速小于15km/h,且公交客流量不小于通道客流量的60% 生活性道路,路段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 路段逆向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000(人·次)/h,或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准车/h 通行时间公交专用车道的使用时间宜按右列条件确定 公交客流高峰小时系数**小于0.18时,宜设置白天公交专用车道 公交客流高峰小时系数不小于0.18时,宜设置高峰时段公交专用车道 ① 《公交专用道系统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 08—2172—2015 J 13115—2015)。 *本章“标准车”,均指“公交标准车”,即指车身长度为12m的单节公共汽车。不同类型的公交营运车辆按统一的标准当量折算成公交营运车辆数,以下同。 **公交客流高峰小时系数: 高峰小时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公交乘客数占全天通过该断面乘客数的比例。 3.2.3设置方法 路段公交专用车道按照其在道路路段布设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内侧式公交专用车道和逆向式公交专用车道4种。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指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最右侧车道,有机非隔离带和无机非隔离带的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形式参见图33和图34,公交专用车道沿线开口处应施划网状线,参见图33。 图33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有机非隔离带沿线开口)② 图片参考: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DB 37/T 3541—2019)。 图34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无机非隔离带)② 2.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次外侧式公交专用车道指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在机动车行驶方向最右侧第二条车道上, 具体设置方法参见图35。

主编推荐
本书全方位、系统性地介绍了城市交通管理中常见的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对各种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的基础条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精彩内容
本书全方位、系统性地介绍了城市交通管理中常见的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对各种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的基础条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本书涵盖的内容如下:(一)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的基本策略,系统性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公交优先组织管控方法,包括空间优先策略、时间优先策略和预信号控制策略三个方面,共10余种公交优先具体措施,对每一种公交优先措施,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优势、局限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场景适用条件;(二)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的信息基础,涵盖了公交优先策略在规划设计、运营优化、效果评估等方面必需的交通调查信息,包括交通流状态信息、静态公交运营信息、动态公交运营信息等4大类共13种具体信息类型;(三)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的性能评价体系,包括公交运行性能评价、外部性评价两大类指标,具体细分为6个二级评价指标和17个基本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的基本算法、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进行了详述;(四)公交优先组织管控典型应用案例,每个案例均来自实际城市交通管理,包括案例背景、管控方法和管控目标。本书可以作为从事交通管理实践的行业一线工作者、交通工程师、规划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宣传培训材料。

媒体评论
本书全方位、系统性地介绍了城市交通管理中常见的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对各种公交优先组织管控策略的基础条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