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治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治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0.44 6.9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胥仕元,李宏亮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35691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22459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胥仕元,男,1987.9-1991.6,就读于河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6,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在职申请学位,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9-2009.6,就读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就职于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1995年调至河北大学法律系任教,2000-2019年在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任教,现为河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有中外政治思想、政治哲学、行政伦理等。兼任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会理事。在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即《先秦儒道墨理想社会思想研究》(2018),《殷周秦汉 治理思想及其工具性价值研究》(2015),《秦汉之际礼治与礼学研究》(2013)。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三项。

李宏亮,男,1998.9-2002.6,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6-2007.6,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14.9-2019.6,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留任河北大学工作,现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外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在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一部。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一项,河北省教改课题一项。

目录
理论篇
 章 “敬德保民”:周公开创礼乐文明
 一、天佑有德:政权建立的合法性
 二、怀保小民:首倡重民
 三、以礼为法:开创礼乐文明
 第2章 仁通天下:孔子的德治理想
 一、仁者“爱人”的情怀
 二、克己复礼的君子修养
 三、为政以德的贤能政治
 四、正名:社会秩序原则
 第3章 道宁天下:老子哲学与帝王心态
 一、引言:从孔、老对话说起
 二、道:生命本源与最高的善
 三、“玄德”、“婴儿”与“圣人”
 四、“无为”与“无不为”
 五、“慈”:对生命的悲悯
 六、“俭”:淳朴自然的生活与治理
 七、“不敢为天下先”
 八、结语:唤醒老学的“后现代”性
 第4章 民本主义:孟子的王道理想
 一、王霸之辨:两种治国路径
 二、制民之产:王道之基
 三、与民同乐:王道之情
 四、以民为本:王道之意
 第5章 隆礼重法:荀子的王霸与强国论
 一、性恶论的政治哲学意涵
 二、隆礼重法、王霸兼容的治国方略
 三、重本节用的富强之策
 四、法先王与法后王
 第6章 明法重势:韩非子“法势术”的治道理论
 一、法治:“一断于法”与严刑峻法
 二、势治:自然之势与人设之势
 三、术治:“阳术”与“阴术”
 四、强兵:明君务力与信赏勇士
实践篇
 第7章 秦始皇治道之制度创设与国家治理
 一、百代多行秦政制:废分封设郡县
 二、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三、以法为教:法治及其极端化
 第8章 汉武帝儒法兼容的治国方策
 一、集权:稳固君位
 二、尊儒:政策转变与思想一统
 三、重法:定刑律、“霸王道杂之”
 四、罪己诏:反思与谋求政策调整
 第9章 唐太宗爱民、纳谏、任贤的治道实践
 一、爱民:存百姓、行仁义
 二、纳谏:广开言路、居安思危
 三、任贤: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0章 朱元璋集权与饬吏的治道探索
 一、昭示天下:起兵的合理性与政权的合法性
 二、维护君道:废相与集权
 三、恩威并重:“恤民”与吏治
 1章 康熙励精图治的治道勋业
 一、君道同体与君权合法性
 二、巩固“大一统”:平内乱、御外寇
 三、慎勤政务:开创一代“盛世”
结语:古代治道与现代治理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内容
本书的任务在于,通过对我国古代思想家和封建帝王的“为君之道”进行探讨,挖掘“为君之道”的内涵,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展示“为君之道”作为“治道”的重要作用。根据这一任务,本书试图回答一系列关切到我国古代“为君之道”的问题:“为君之道”为什么首先要关注“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为君之道”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君主自身的经历对“为君之道”会产生什么影响?“为君之道”的差异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现代治理文化建设如何借鉴古代“治道”?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以及对思想家即封建帝王为君之道的阐释,一方面可以充实对古代“治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客观地认识古代君王的作为,着重于挖掘某种程度上帝王意愿与民众诉求的交融性。本书在人物的选择上,慎择精选,从古代众多的思想家和封建帝王中,选取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开拓者周公,思想家代表孔子、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帝王代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康熙。通过思想家的探讨,了解这些“帝王师”心中的“为君之道”,通过帝王的实践,分析“为君之道”对社会发展及民众生活的影响,最后关照现实,从古代的“为君之道”中借鉴启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