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眸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山眸子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1.81 6.3折 66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平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2275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11327093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平,男,汉族,笔名陈新元。1948年出生新疆喀什伽师县。1949年底,父亲参加九二五起义被编入第22兵团骑8师;1950年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1954年转入新疆兵团。本人1964年农一师四管处前进中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喀什农三师四十二团18年,先后任农工,测工,基建参谋。1981年入党。1982年在农三师师部工作15年,任宣传处副处长,文联主席。1988年新疆电大中文系毕业。1997年调乌鲁木齐工作,任兵团史志办方志处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兵团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兵团文联委员。2008年退休。 1.发表新闻作品50多万字,文学作品100多万字。 2.从事史志工作,参加评审8部地州级志书和20多部县级志书评审。担任多部省级志书的责编,编辑工作。 3.参与策划大型电视纪录片《奠基西部》《兵出南泥湾》等多部电视片。 4.个人专著: 《农三师民间文学集成》 40万字。 《走过喀什》 10万字。 《大漠足音》 18万字。 《拓荒者》 15万字。

目录
我的眸子我的心  (自序)/1
故城蹄声/1
馕与爱情共久长/6
洋人  铁保  抓饭/10
羊大为美话巴楚/14
雪中猎兔“酋马克”/16
天山南北杏子游/18
石    榴    赋/23
追寻木卡姆/26
古老的“巨洼孜”/32
老  秤/36
圣人源头聪明泉/41
幸福  快乐  智慧之源/47
阿巴克霍加陵与“香妃墓”/54
和田寻刀/60
和田走笔/64
方神遥祭/70
东高营房追忆/75
喀什盘橐城谒班超/81
帕米尔风光记/86
导游喀什大巴扎/96
喀什人侃上海人/105
余秋雨在喀什/112
陆天明在喀什/116
维吾尔族老黄埔/120
图木舒克散记/128
我的求学之路/136
我与“恰玛古”/142
阿克苏寻玉记/145
天涯梦  铁路圆/150
沙尘暴  努尔村/158
神木奇绝冠九州/160
万绿丛中一点红/163
路遇阿米娜/173
哈密“左公柳”诗考/179
神游鸣沙山/183
景山听歌/186
寻于谦祠/189
西子美与大漠美/192
东北人  东北松/197
伪满皇宫游记/201
一束阳光照杜甫/206
九寨黄龙藏神骨/210
古龟兹踏青/215
重游图木舒克/228
乌市骑车二十年/243
石河子有个王飞/250
长在别人土地上的绿荫不属于你/254
我家的书法条幅/257
寻常茶话/261
我的伤疤/265
南疆三市纪行/268
苏州散记/275
我的家乡我的胃/281
爷到乌鲁木齐/288
乾坤何须分南北  一眸尽揽大洋花/292
新疆人游澳洲之二/305
新疆人游澳洲之三/315
新疆人游澳洲之四/327
他从历史深处折返/339
陈平这个人/343

内容摘要
     故城蹄声 我出生在伽师,在古城喀什噶尔长大。 我出生时,给这块土地一声啼哭;这块土地回赠给我马鸣牛哞,蹄声阵阵。从少年、成年到老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离开喀什多远,故乡街头的蹄声,常常踏梦而来,心头萦绕。 那时,我住在玉木拉协海尔路边的小楼里。天刚破晓,一阵急雨般的蹄声叩窗而入。披衣临窗:路灯唤来一队队毛驴车,那牲灵昂首弄姿,咴咴相应,仿佛不是在拉车而是在扬蹄敲打爵士鼓。 那时喀什还没有火车的汽笛声。蹄声牵动着各族老百姓的生活。春天,那蹄声牵来一街绿。青菜、大葱,在裹着棉被的筐子里露出来,大年初一吃顿韭菜馅饺子已是市民家的寻常事;青菜翠绿,辣椒红亮,稀罕的西红柿已露出半边粉红,“小白长成越女腮”。古人讲的“时令果蔬”已经不适应现代喀什了,瓜果蔬菜的生产已经不受季节了。日光温室、塑膜大棚在郊区迅速发展,已成为维吾尔菜农的摇钱树。 夏天,那蹄声喧闹张扬着铺开满街的红火。最早上市的是杏子,黄杏灿灿,红杏灼灼,白亮沙杏如玉琢。捏一枚软杏,咂个口一吸,那蜜汁般的香甜沁透肺腑。当年杨贵妃如果吃了喀什杏,那两句诗就要改写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杏子来”。老农说,喀什杏有42个品种,赛买提杏个大肉厚,香甜多汁;小油杏玲珑如玉,甜酸可口;白沙杏被拎上飞机赠送万里之外的亲友。李光桃红脆香甜,蟠桃蜜汁黏住嘴唇,也许《西游记》里蟠桃园不在天上,在喀什。接着上市的是南疆特产的早熟甜瓜。有种叫黄蛋子的甜瓜特别漂亮,也许艾德利斯绸的色彩就来自这种甜瓜的灵感,一道黄一道绿,鲜亮圆润,香味浓郁,瓜瓤绵软,最适合没有牙齿的老人吃——俗称“老汉瓜”。秋天的蹄声最密最热烈。蹄声中响起维吾尔巴郎的歌声,那粗犷,那喜悦,尽在街头的热闹中。西瓜甜瓜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市民们用麻袋买瓜。西瓜滚圆,刀一碰皮,瓜裂两半,沙瓤红艳;甜瓜一剖两半,瓜瓤搅糊,泡块新鲜油馕吃个痛快。外国旅游者也学会了这个吃法,半个脸扣在瓜里只顾品味,金发抖动,满脸惊喜。最有名的是伽师瓜,瓜瓤碧绿是“祖母绿”,瓜瓤鲜红是“玛瑙红”。北宋《太平广记》载:“汉明帝(公元28一75年)阴贵人,梦食瓜,味甚美。时敦煌献异种瓜,名库隆。”“库隆”是维吾尔语甜瓜的音译,汉代甜瓜是皇室的专享,而现在成堆的甜瓜就在我的阳台下。那年,中国女排抢先发售夺得世界优选。喜讯传来,喀什人立刻送去一车皮伽师瓜,轰动京城。书法大师启功挥毫“奇甘都市尝新味,盛世儒林说异瓜”。还有,一筐筐大白桃粉白淡黄,皮一剥,色如银沙,汁浓冰甜。葡萄有40多个品种,红似玛瑙,绿似珍珠,紫如墨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吃着马奶子,盯着紫葡萄,回家时兜着一大串木纳格葡萄,真是“喀什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枣子有好几个品种,脆枣有圆的、长的,酸甜可口;绵枣色泽淡黄,入口香甜绵软,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治腹泻。卖枣子的老乡不用秤,两毛钱双手满满一捧倒进你的口袋里。卖枣老人笑着告诉“一天一把枣,终身不显老”。 P1-2

精彩内容
主要介绍了新疆历史,特别是喀什历史,如《方神遥祭》《东高营房追忆》《香妃墓的故事》等;新疆文化主要是少数民族文化,如《古龟兹踏青》《幸福快乐智慧》《追寻木卡姆》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如《馕与爱情共久长》《石榴赋》《古老的巨洼子》《雪中猎兔丘马克》《老秤》等;游记散文,如《帕米尔风光纪》《神游鸣沙山》《东北人 东北松》《宝鸡游记》《景山听歌》《澳洲游记》等;.作者亲历故事,如《我的求学之路》《我的伤疤》《我的新疆我的胃》《我家条幅的故事》等。

媒体评论
本书为散文集,涉及新疆历史,民俗,传说,逸闻,特产,作者经历,游记等独特内容。用新疆人的视角讲新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有史有料有趣。本书为新疆人讲好新疆故事,弘扬新疆文化魅,弘扬爱国主义,屯垦戍边精神教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