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疆党旗红——红色阿里党建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边疆党旗红——红色阿里党建故事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2.98 6.3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组织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31785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79728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一、吉米平阶

目录
第一篇  传承红色基因
  与共和国同龄
  理发书记
  占堆调解四法
  先遣,先遣
  高原新传奇
  圆梦新居
  美朵村的一天
  响鼓重槌
  种菜大姐
  尼玛顿珠印象记
第二篇  党员先锋在行动
  那抹绚丽的孔雀蓝
  多油村的“阿爸”支书达瓦次仁
  神山脚下的“耗牛运输队”
  退休不褪色的老干局党员
  老村支书的“黑牛精神”
  一群在荒山里建造绿洲的人
第三篇  我的初心对党说
  班公湖畔军民情
  藏西高原的绿洲
  生命禁区里的“菜篮子”
  燕尾山下的康乐新居
  在党的旗帜下

内容摘要
     与共和国同龄 一 每天一大早起来,久美老人要做的件事情,就是在占地20多亩的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转上一圈,看看各处山洞有没有落石,道路有没有损毁,看看各处建筑的门窗是不是完好,最后,再到新建的交通工具展厅里,看看那些费尽艰辛征集过来的展品,是不是都安然无恙。在老人的心目中,直属库是他后半生优选的牵挂。 直属库,是直属仓库的意思。这个直属仓库位于阿里革吉县西侧3.5公里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广阔的湿地,站在高处,革吉县城尽收眼底。在一侧山脚下,依稀能看见许多山洞,一些建筑的废墟零星散布,也可见复原建造的几座房子。这里曾经是解放军骑兵支队带领革吉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场所。1951年7月底,革吉县迎来了和平解放,阿里分工委以3顶帐篷和10处山洞为基础,建立起了阿里地区直属仓库。那3顶帐篷,分别是革吉县委、县政府、县百货公司;10处山洞,除一个用作学校,其余则发展成为阿里地区直接管理的储备库,承担物资储备、应急救灾等重要职能,是当时全阿里优选的储备库,存放了战备武器、弹药、粮食、银元、草料等物资。经过后来不断发展,逐步修建了卫生室、缝纫机室、会议室、职工宿舍等办公场所。直属仓库为革吉乃至藏西地区医疗、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久美老人,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和管理员。老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49年7月,老人出生在革吉镇布贡村一个农民家庭。民主改革后,老人积极参加工作队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文化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1964年,老人开始学医,成为周围几个村子离不开的恩吉啦(医生)。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到山洞里的革吉县小学当了一名管理员。在直属库的建设中,他挖过山洞,垒过土墙,参与并见证了直属库的发展。1982年,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在牧场上千起了兽医。近年来,他被聘为革吉县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员和“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农牧民宣讲员。村医、兽医、学校管理员、退休村干部、宣讲员……几十年下来,无论身份如何转变,老人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热情不减,坚守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担当。 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拿着一大串钥匙,为前来参观的客人作着讲解。老人的汉语不是十分流利,但表达的意思清楚。他指着眼前的一个山洞说:“这里就是过去的小学校,我那个时候就在这里上班。”山洞有20多米见方,采光也不错,高度大约有四五米。老人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用铁锹和开凿出来的,他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因为是亲身经历,老人兴致很高,老师在哪里讲课,学生是怎么坐的,哪里是厨房,男生女生都住在何处,包括他自己住过的小山洞,他都一一指给我们看。在一条山沟的尽头,有一处山洞,指示牌上写着“银元库”三个字,老人说:“这里就是过去的银行、财政局。”除此之外,一路还有草料库、粮食库、弹药库等等。老人领着我们在沟壑纵横间穿行,在高原灼热的阳光下,他步履轻快,一点不像年过七旬。 来到恢复修建的礼堂,老人找出钥匙打开门后对我们说:“这里的讲解我不行了,还是让阮珍珍给你们讲,她讲得好。” 二 近年来,革吉县克服经费困难,深入挖掘红色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资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宣传报道组、野外作业组、资料收集组、后勤保障组,历时一年多,到全县5个乡镇20个村(居)走访,组织曾经在直属库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现场复原”,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恢复了原有的3顶帐篷、职工食堂、卫生室、主任室、电报室,新建缝纫室、小会议室,设立了交通工具展厅,修复10处山洞,整理了红色革命历史及英雄事迹相关文章12篇,收集了1052件老物件、114张历史图片、53份革命文献,打造了一处集红色文化熏陶、乡风文明宣传、接受革命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是独属于阿里高原的一份珍贵的红色记忆。在礼堂改建的纪念馆里,各个时期的老照片、进藏英雄先遣连战士们用过的物品、四代发电机等展品,都仿佛在讲述着艰苦岁月的革命经历。 在新疆读书成长的阮珍珍,用她声情并茂的讲解,为我们还原了无数感人的故事。阮珍珍是县妇联主席,也是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兼职讲解员。 P3-6

精彩内容
《边疆党旗红——红色阿里党建故事》采用独特视角,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讲述了阿里地区的党员干部围绕牢牢把握传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革命精神主题主线,以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维护团结,品行端正、纪律严明,善于管理、推动发展,朝气蓬勃、笃学敏行为标准,争做党员干部改革发展稳定先锋的故事。创作团队实地深入阿里各地,实地采写当地党员干部在祖国极高海拔地区秉承初心和使命,追寻着共产党人李狄三、孔繁森、丁德福等在阿里奋斗的足迹,在雪域高原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的非凡业绩,结合这些艰苦边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讲述“党建之花”在喀喇昆仑精彩绽的感人故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