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D4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D4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D4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91.57 6.6折 139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王亚平//刘伟|责编:杨如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68254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9元

货号10815243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1.1  中央处理单元
    1.1.2  存储器
    1.1.3  总线
    1.1.4  输入输出控制
  1.2  计算机体系结构
    1.2.1  CISC和RISC
    1.2.2  流水线技术
    1.2.3  阵列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和多处理机
  1.3  存储系统
    1.3.1  高速缓存
    1.3.2  虚拟存储器
    1.3.3  相联存储器
    1.3.4  磁盘阵列技术
    1.3.5  存储域网络
  1.4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1.4.1  计算机安全概述
    1.4.2  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
    1.4.3  计算机可靠性
    1.4.4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第2章  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2.1  程序语言概述
    2.1.1  程序语言的基本概念
    2.1.2  程序语言的基本成分
  2.2  程序语言翻译基础
    2.2.1  汇编程序基本原理
    2.2.2  编译程序基本原理
    2.2.3  解释程序基本原理
第3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3.1  线性结构
    3.1.1  线性表
    3.1.2  栈和队列
    3.1.3  串
  3.2  数组和矩阵
  3.3  树和图
    3.3.1  树
    3.3.2  图
  3.4  常用算法
    3.4.1  算法概述
    3.4.2  排序
    3.4.3  查找
    3.4.4  递归算法
    3.4.5  图的相关算法
第4章  操作系统基础
  4.1  操作系统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操作系统分类
    4.1.3  操作系统的发展
  4.2  进程管理
    4.2.1  基本概念
    4.2.2  进程的控制
    4.2.3  进程间的通信
    4.2.4  管程
    4.2.5  进程调度
    4.2.6  死锁
    4.2.7  线程
  4.3  存储管理
    4.3.1  基本概念
    4.3.2  存储管理方案
    4.3.3  分页存储管理
    4.3.4  分段存储管理
    4.3.5  段页式存储管理
    4.3.6  虚拟存储管理
  4.4  设备管理
    4.4.1  概述
    4.4.2  I/O软件
    4.4.3  设备管理采用的相关技术
    4.4.4  磁盘调度
  4.5  文件管理
    4.5.1  基本概念
    4.5.2  文件的结构和组织
4.5.3  文件4.5.4  存取方法和存储空间的管理
    4.5.5  文件的使用
    4.5.6  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4.5.7  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4.6  作业管理
    4.6.1  基本概念
    4.6.2  作业调度
    4.6.3  用户界面
第5章  网络基础知识
  5.1  计算机网络概述
    5.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5.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1.3  网络的拓扑结构
  5.2  网络硬件基础
    5.2.1  网络设备
    5.2.2  网络传输介质
  5.3  网络的协议与标准
    5.3.1  网络的标准
    5.3.2  局域网协议
    5.3.3  广域网协议
    5.3.4  TCP/IP协议簇
  5.4  Internet基础知识
    5.4.1  Internet概述
    5.4.2  Internet地址
    5.4.3  Internet服务
  5.5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5.6  网络安全概述
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6.1  基本概念
    6.1.1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6.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6.1.3  DBMS的功能和特点
    6.1.4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6.1.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6.2  数据模型
    6.2.1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6.2.3  E-R模型
    6.2.4  基本的数据模型
  6.3  数据存储和查询
    6.3.1  存储管理器
    6.3.2  查询处理器
  6.4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基础知识
    6.4.1  数据仓库
    6.4.2  数据挖掘
第7章  关系数据库
  7.1  关系数据库概述
    7.1.1  基础知识
    7.1.2  关系数据库模式
    7.1.3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7.2  关系运算
    7.2.1  关系代数运算
    7.2.2  五种基本的关系代数运算
    7.2.3  扩展的关系运算
  7.3  元组演算
    7.3.1  原子公式
    7.3.2  公式的定义
    7.3.3  关系代数运算转换为元组演算表达式
  7.4  域演算
    7.4.1  原子公式
    7.4.2  公式的定义
    7.4.3  举例
  7.5  查询优化
    7.5.1  基本概念
    7.5.2  关系代数表达式中的查询优化
  7.6  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理论
    7.6.1  基础知识
    7.6.2  规范化
    7.6.3  Armstrong公理系统
    7.6.4  模式分解及分解后的特性
第8章  SQL语言
  8.1  数据库语言
    8.1.1  数据库语言概述
    8.1.2  数据库语言的分类
  8.2  SQL概述
    8.2.1  SQL语句的特征
    8.2.2  SQL的基本组成
  8.3  数据库定义
    8.3.1  基本域类型
    8.3.2  创建表 (CREATE TABLE)
    8.3.3  修改表和删除表
    8.3.4  创建和删除索引
    8.3.5  视图创建和删除
  8.4  数据操作
    8.4.1  Select基本结构
    8.4.2  简单查询
    8.4.3  连接查询
    8.4.4  子查询与聚集函数
    8.4.5  分组查询
    8.4.6  更名操作
    8.4.7  字符串操作
    8.4.8  集合操作
    8.4.9  视图查询与更新
  8.5  完整性约束
    8.5.1  主键(Primary Key)约束
    8.5.2  外键(Foreign Key)约束
    8.5.3  属性值上的约束
    8.5.4  全局约束
  8.6  授权(GRANT)与销权(REVOKE)
  8.7  创建与删除触发器
    8.7.1  概述
    8.7.2  创建触发器
    8.7.3  更改和删除触发器
  8.8  嵌入式SQL
    8.8.1  SQL与宿主语言接口
    8.8.2  动态SQL
  8.9  SQL-99所支持的对象关系模型
    8.9.1  嵌套关系
    8.9.2  复杂类型
    8.9.3  继承
    8.9.4  引用类型
    8.9.5  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
    8.9.6  函数和过程
第9章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9.1  NoSQL概述
  9.2  相关理论基础
    9.2.1  一致性
    9.2.2  分区
    9.2.3  存储分布
    9.2.4  查询模型
  9.3  NoSQL数据库的种类
    9.3.1  文档存储
    9.3.2  键值存储
    9.3.3  列存储
    9.3.4  图存储
    9.3.5  其他存储模式
  9.4  NoSQL应用案例与新技术
    9.4.1  HBase数据库
    9.4.2  云数据库GeminiDB
第10章  系统开发和运行知识
  10.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0.1.1  软件生存周期
    10.1.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10.1.3  典型的软件开发方法
    10.1.4  软件项目管理
  10.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10.2.1  系统分析概述
    10.2.2  需求分析
    10.2.3  结构化分析方法
    10.2.4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10.3  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0.3.1  系统设计内容和步骤
    10.3.2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10.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10.3.4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10.4  系统测试基础知识
    10.4.1  系统测试的概念
    10.4.2  软件测试策略
    10.4.3  软件测试方法
  10.5  系统运行与维护基础知识
    10.5.1  系统维护概述
    10.5.2  系统评价
  10.6  软件开发方法新进展
    10.6.1  面向方面的方法
    10.6.2  软件复用与构件化方法
    10.6.3  服务化方法
第11章  数据库设计
  11.1  数据库设计概述
    11.1.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期
    11.1.2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策略
    11.1.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1.2  系统需求分析
    11.2.1  需求分析的任务、方法和目标
    11.2.2  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
    11.2.3  案例分析
  11.3  概念结构设计
    11.3.1  概念结构设计策略与方法
    11.3.2  用E-R方法建立概念模型
  11.4  逻辑结构设计
    11.4.1  E-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11.4.2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1.4.3  确定完整性约束
    11.4.4  用户视图的确定
    11.4.5  应用程序设计
  11.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1.5.1  数据库物理设计工作过程
    11.5.2  数据库物理设计工作步骤
  11.6  数据库系统的实施阶段
  11.7  数据库运行维护与管理
    11.7.1  制订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计划
    11.7.2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11.7.3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11.7.4  性能调整
    11.7.5  用户支持
第12章  事务管理
  12.1  事务的基本概念
    12.1.1  事务
    12.1.2  事务的特性
    12.1.3  事务的状态
  12.2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12.2.1  事务调度
    12.2.2  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
    12.2.3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12.2.4  并发控制技术
    12.2.5  两段锁协议
    12.2.6  多粒度封锁协议
    12.2.7  案例分析
  12.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2.3.1  数据库系统故障种类
    12.3.2  数据库备份
    12.3.3  数据库恢复
  12.4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12.4.1  数据库的安全性
    12.4.2  数据库的完整性
第13章  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
  13.1  云计算基础知识
    13.1.1  云计算的关键特征
    13.1.2  云计算分类
    13.1.3  云关键技术
    13.1.4  云计算实施
    13.1.5  云计算的安全性
  13.2  大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13.2.1  基本概念
    13.2.2  大数据处理技术
    13.2.3  大数据应用
第14章  数据库主流应用技术
  14.1  分布式数据库
    14.1.1  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
    14.1.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4.1.3  分布式查询处理和优化
    14.1.4  分布事务管理
    14.1.5  新型分布式海量数据库
  14.2  Web与数据库
    14.2.1  Web概述
    14.2.2  Web服务器脚本程序与服务器的接口
    14.2.3  CGI的应用
    14.2.4  ASP的应用
    14.2.5  Servlet和JSP的应用
  14.3  XML与数据库
    14.3.1  什么是XML
    14.3.2  XML的文件存储面临的问题
    14.3.3  XML与数据库的数据转换
  14.4  面向对象数据库
    14.4.1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14.4.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4.4.3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
    14.4.4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14.5  大数据与数据库
    14.5.1  大数据之数据仓库设计
    14.5.2  数据转移技术
    14.5.3  数据仓库主要应用场景——联机分析处理(OLAP)
    14.5.4  数据库主要应用场景——联机事务处理(OLTP)
  14.6  NewSQL数据库
    14.6.1  NewSQL数据库的发展
    14.6.2  TiDB的介绍
第15章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5.1  标准化基础知识
    15.1.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15.1.2  信息技术标准化
    15.1.3  标准化组织
    15.1.4  ISO 9000标准简介
    15.1.5  能力成熟度模型简介
  15.2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5.2.1  知识产权基本概念
    15.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5.2.3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权
    15.2.4  专利权概述
第16章  数据库设计与案例分析
  16.1  SQL应用案例
    16.1.1  SQL应用案例一
    16.1.2  SQL应用案例二
  16.2  数据库设计应用案例
    16.2.1  足球联赛信息管理系统
    16.2.2  孵化基地管理信息系统
    16.2.3  小区停车位管理信息系统
  

内容摘要
1.总线的分类

微机中的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3类。不同型号的CPU芯片,其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条数可能不同。

数据总线(Data BusDB)用来传送数据信息,是双向的。CPU既可通过DB从内存或输入设备读入数据,也可通过DB将内部数据送至内存或输出设备。DB的宽度决定了CPU和计算机其他设备之间每次交换数据的位数。

地址总线(Address Bust AB)用于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是单向的。传送地址信息的目的是指明与CPU交换信息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的,所以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固定地址,要访问1MB存储器中的任一单元.需要给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