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华研史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华研史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7.34 6.6折 72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金才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10449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0677233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金才,山东德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现从事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主要方向为新时期法治建设史及邓小平、陈云生平思想研究。著有《新时期法制建设进程》《从中央委员到领导核心一一1945—1978年间的邓小平》;参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等。

目录
前 言………………………………………………………………………(  1 )

综合研究

试析中共八大能够制定正确路线的主要原因……………………………( 3 )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 )

论“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26 )

历史转折成果的巩固与发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 42 )

对编纂资料性国史书的几点思考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为例…………………………………( 55 )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意义…………( 62 )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相关问题再考…………………………………( 78 )

立破并举的姊妹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两个《决定》的内在关联性………( 83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91 )

自信 自豪 自警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的三个特点……………………………( 99 )

共同服务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内在关联性………………(104)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历史演进………………………(110)

新中国法治建设史研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考察………………………………………………(121)

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135)

刘少奇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订和通过………………………………(147)

刘少奇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政法工作调整……………………………(1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及伟大成就……………………(166)

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成就……………………………………(181)

中共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及成效……………………………(193)

中共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及成效……………………………(210)

中国普法30年的基本经验:1986—2016年……………………………(230)

邓小平、陈云思想生平研究

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原因探析…(243)

邓小平与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基层选举……………………………………(259)

陈云与西楼会议……………………………………………………………(269)

陈云三次领导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280)

邓小平与中共八大的筹备…………………………………………………(292)

陈云与中央财经工作领导机构的变迁……………………………………(302)

邓小平与七千人大会………………………………………………………(314)

邓小平和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统购统销中的合作………………(325)

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338)

邓小平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中央书记处………………………………(353)

后  记………………………………………………………………………(365)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公开发表的论文31篇,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一般按论文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部分为综合研究,第二、三部分之外的文章都归于此,12篇;第二部分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史研究,9篇;第三部分为、思想生平研究,10篇。这样方便读者了解论文集的内容及作者在不同研究方向上的发展轨迹。因作者学习研究国史的20年都在北京度过,这本论文集记录了作者所走过的学术历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因此命名为《京华研史录》。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公开发表的论文31篇,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一般按论文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第一部分为综合研究,第二、三部分之外的文章都归于此,12篇;第二部分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史研究,9篇;第三部分为邓小平、陈云思想生平研究,10篇。这样方便读者了解论文集的内容及作者在不同研究方向上的发展轨迹。因作者学习研究国史的20年都在北京度过,这本论文集记录了作者所走过的学术历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因此命名为《京华研史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