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责任与机制:study on mechanism of responsible govemment s resolving mass incidents
  • 风险、责任与机制:study on mechanism of responsible govemment s resolving mass incidents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险、责任与机制:study on mechanism of responsible govemment s resolving mass incidents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9.1 6.5折 75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16873

出版时间2012-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定价75元

货号8031871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毅,河南信阳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发表《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基于国家自主性的视角》、《政党建设与现代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基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考察与分析》等论文30多篇,已出版专著:《博弈规则与合作秩序》、《责任政府的建设:理性化构建与民主化善治》。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研究——以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为例》(11BZZ044),参与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集体行动理论、民主理论、国家理论和中国政治。

目录
绪论基于“观念?机制?行动”三维视角化解群体性事件
第一节对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认定: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节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观念?机制?行动”三维视角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不足

第一章权利匮乏与补救:完善和落实利益诉求机制
第一节权利匮乏与沉没的声音
第二节合理利益与正当诉求
第三节基于公平的分配正义
第四节域外经验与启示

第二章信息堵塞与疏通:舆情引导、信息公开和媒体的引导机制
第一节谣言与舆情引导机制
第二节信息公开机制
第三节媒体的引导机制
第四节域外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政府权责与绩效:理顺纵向整合与横向协作的政府运作机制
第一节整体性政府与统一指挥
第二节协同性政府与合作互补
第三节理顺各级政府的权责划分和角色重塑
第四节域外经验

第四章紧急决策与选择:发挥沟通与协商机制
第一节紧急决策的特殊性对政府的要求
第二节慎用警力
第三节沟通与协商机制
第四节域外经验

第五章不足与供给:积极动员社会与社会自组织机制
第一节社会动员的必要性
第二节社会“无组织”的风险与组织化的功能
第三节作为安全阀、缓冲剂的社会自组织机制
第四节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创新实践

第六章现有制度的不足和补充:多渠道完善矛盾冲突的化解机制
第一节协商、举报和调解制度乏力
第二节诉讼制度的不足
第三节信访制度的困境
第四节“第三方调查”制度的兴起和其他补充制度的可能性

第七章积怨与认同:探索心理干预与思想引导机制
第一节“相对剥夺感”与心理怨气
第二节危机意识与对于危机的客观认识
第三节公民教育和必要的心理干预
第四节思想引导与公民认同

第八章危机治理的常态化:事前预警与事后问责机制结合
第一节从应急治理走向常态治理
第二节事前预警是关键
第三节事后救济是补充:反思·问责·补偿公正
第四节域外经验及启示

结语基于制度的组织化调控是走出群体性事件漩涡的基石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已经迈入优选风险社会的浪潮之中,置身于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我国目前面临的群体性治理危机,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认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演化规律,也有助于找到恰如其分的治理之策。目前我国群体性矛盾还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更多是经济利益诉求,而不是政治诉求,所以只要能够把矛盾和冲突纳入到制度化的渠道中来,也并不可怕。
运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基于“组织化制度调控”的基石,把对群体性事件的动态追踪与静态治理结合起来,结合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优势,寻求责任政府的化解群体性危机的治理之道,诸如公民的利益表达与分配正义机制、信息公开与媒体驾驭机制、纵向整合与横向协作的政府运作机制、紧急处置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和多渠道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心理干预与思想引导机制、结合事前预警与事后问责的常态治理机制……

精彩内容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已经迈入全球风险社会的浪潮之中,置身于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我国目前面临的群体性治理危机,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认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演化规律,也有助于找到恰如其分的治理之策。目前我国群体性矛盾还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更多是经济利益诉求,而不是政治诉求,所以只要能够把矛盾和冲突纳入到制度化的渠道中来,也并不可怕。运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基于“组织化制度调控”的基石,把对群体性事件的动态追踪与静态治理结合起来,结合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优势,寻求责任政府的化解群体性危机的治理之道,诸如公民的利益表达与分配正义机制、信息公开与媒体驾驭机制、纵向整合与横向协作的政府运作机制、紧急处置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和多渠道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心理干预与思想引导机制、结合事前预警与事后问责的常态治理机制……

媒体评论
陈毅编著的《风险责任与机制--责任政府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机制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依法抗争”的群体性事件、“以法抗争”的群体性事件,不包括犯罪、叛乱甚至反革命等的活动。依法抗争的基本特点是人们以较为理性、合法的手段去向政府施压,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法抗争的基本特点是受权利启蒙思想的影响、从天赋人权的角度进行的维权抗争,不仅仅局限于利益的补偿,还要追求更为抽象的公平正义、平等尊严以及人之为人的价值。这两类活动又可以分为“以直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和“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