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宝山湖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30.22 6.3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湘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05713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7950864

上书时间2024-06-24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传达国务院专题会议精神
第二章 参观吴淞自来水厂
第三章 为新设想方案加班工作
第四章 科学会堂内外
第五章 论证水源方案
第六章 在长江大堤实地察看
第七章 第一次水源方案论证会
第八章 在疏理中探索最佳方案
第九章 专题会议上发生的争议
第十章 南京之行
第十一章 一次民间科技活动
第十二章 汇报会和讨论会
第十三章 和国务院代表谈心
第十四章 和宝钢政委陈锦华谈心
第十五章 第二次水源方案论证会
第十六章 国务院代表深入调查研究
第十七章 宝钢水源方案的最终决策
第十八章 成立引水工程办公室
第十九章 参观郑和纪念馆
第二十章 新婚旅行
第二十一章 一切为开工作准备
第二十二章 采访总经理和女工程师
第二十三章 采访特种公司工地
第二十四章 江中一号小房的建成运行
第二十五章 在科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
第二十六章 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召开
第二十七章 迎接大年初一正式动工
第二十八章 临行前的话別
第二十九章 抛石棱体作业设计的编制与实施
第三十章 江又峰回答对水源方案的担心
第三十一章 拍摄科技纪录片
第三十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召开
第三十三章 1983年台风到来前后
第三十四章 实施提前工期奖
第三十五章 大沉井航运记
第三十六章 工期一拖再拖的管道工程
第三十七章 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十八章 大沉井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第三十九章 库底土清除方案的形成
第四十章 两个3000万怎么办?
第四十一章 依靠科技,抵御台风
第四十二章 两个报告会的举行
第四十三章 在8406号强台风到来之际
第四十四章 为挖泥船队上场作准备
第四十五章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第四十六章 水质研讨会的举行
第四十七章 混流大泵把长江水抽取入水库
第四十八章 挖泥船队跨越堤坝进入水库
第四十九章 到中央纪委去看韩光
第五十章 尾声
后记

内容摘要
    
1981年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气温很低,但天气晴朗,冬日的阳光洒在上海宝山的土地上。在上海宝钢指挥部的小礼堂里干部们正在听取一场传达报告,这座小礼堂150个座位已坐满。参加会议的是各分指挥部的领导,各分厂的领导,各设计科研单位的领导,以及指挥部和总厂各处的处长。自从两个月前宝钢工地上接到了停缓建的通知以后,人们都在盼望着从北京会有什么新的精神来。进行这次传达报告的是宝钢常务副指挥,冶金部副部长马成德。
    他现年62岁,很清瘦,东北口音,但并不是很浓重。
    他有点疲惫,但精神饱满。
    他是刚从北京归来,参加完冶金工业部的会议和列席了国务院关于宝钢工程的专题会议后回来做传达报告的。在国务院宝钢工程专题会议的出席人员中和列席人员马成德并不陌生。在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全民运动中出现了不少浮夸现象。当时的冶金工业部生产司司长马成德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浮夸现象而遭“靠边站”。但他和钢铁研究院、钢铁设计院以及几个炼钢厂和轧钢厂会同重点工程项目的干部和科技人员合作,默不作声地开拓着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合金钢生产道路。
    当一小批一小批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得到生产应用后,又进一步制定出了企业标准、部颁标准和国家标准后,我国的钢铁生产得到了转机,重视质量、重视科学、重视正常生产秩序的现象逐步得以建立。所以在国家机关干部中间,不少领导干部对马成德这样一位敢于直言、敢于埋头工作的干部都有较好的评价。
    
这次全国基本建设大调整关于宝钢应该下马还是继续上马,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有人就提出国务院的会议让马成德来发表一点意见。马成德长期住在宝钢第一线的现场,不妨听听他的意见。这就是通知马成德来列席国务院关于宝钢的专题会议的背景。当马成德走向国务院会议室的时候,有两位老朋友提醒他,说话的时候还是谨慎一些好。马成德很感激他们,因为这些老朋友知道他有直言不讳的习惯,怕惹出麻烦。马成德跟随冶金部长和其他部长一起走进国务院的会议室。国务院的会议室是很安静的,大家基本上没有交头接耳,就是讲话也很轻声轻气。会议开始首先听取了国家计委主任和财政部长对基本建设大调整的若干方案。这是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会同各重点建设单位共同制订的方案,若干方案供会议讨论和比较。当国家计委主任和财政部长结束发言后,就轮到了马成德的发言。马成德用扼要的话汇报了一下宝钢工地的情况,他说,在工地上各级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对中央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工业项目是拥护的,对国家进行基本建设大调整也是拥护的。现在工地上正集中力量建设发电分厂,其他的项目已经停缓下来。陆续从日本和西德引进的设备分别加以妥善的保管和维护。重要的设备如大马达、轧钢机等,是放在已经建成的设备仓库内维护,另外专门安排了两座设备仓库,在仓库内分割成几十个小间,每间20~40平方米,装备了空调机,主要是放置精密的仪器设备,像电子计算机、液压设备、精密检测仪器等。放在这些有空调设备的小房里,保证恒温、恒湿和空气的清洁度,完全按照说明书来加以维护,定期地进行通电维护,以防止这些精密的仪器遭受损坏。
     在汇报到这里时,一位领导打断了马成德的发言说:“看起来你是主张上马的积极分子啊。”
马成德回答说:“是的,工地上的职工们,科技人员们,都认为这些引进的重要设备和精密设备来之不易,是国家花了大量的资金买来的,我们只有尽心尽力地根据中央精神把设备维护好,才对得起党和国家。”
这位领导人又问马成德:“国家计委已经和你们商量若干个方案,准备把宝钢分成两期工程来进行,第一期工程年产300万吨钢的规模,第二期工程达到年产670万吨钢的规模,这样的方案你们觉得可行吗?”
马成德回答:“我们和宝钢顾问委员会的专家们商量过,从国外引进的设备陆续要运到现场。这些设备折合人民币来计算,是
89个亿,都有中国的银行出具的不可撤销的保证函,所以这些设备的付款是必须要完成的。另外工地上已经打下了钢管桩,打下了钢筋混凝土的设备基础,部分的厂房已经盖上了房顶,这一部分投资总计是16亿元,89亿元加16亿元总计是105亿元,顾问们认为必不可少的设备维护费也要10个亿,这样就是115亿元,国家再拿出十几亿投资,就可以建造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如果这样以生产顶进口,每年国家就可以省出十几亿到二十亿美元的进口钢材,如果下马了,全部打了水漂,我们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
马成德的直言不讳使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有人担心马成德的直言不讳会出事情,但是会场倒很宁静,大家都觉得这位从现场来的领导干部讲了真话。
    
就在这时,这位领导人又插了一句:“听说你们那里的顾问委员会是热心于宝钢建设的上海的专家学者,是一个很好的智囊团呀。”
马成德说道,确实是一个热心于宝钢建设的高级智囊团,而且他们都是尽义务,不要报酬的。每位顾问还都团结着一批科技人员和经济研究人员。就在这时,这位领导又提出说:“但是有人反映你们那里的浪费很大,每一立方的黄沙就要四五十块钱,有这个事吗?”
马成德说:“有这个事,对此我们感到很不安,很内疚,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当然,客观上也有些原因,上海这个地方就是没有黄沙、没有石子。人家说,石子黄沙都是地方材料,在别的省市可以筹集到这些,但是在上海没有。
    上海的石子都是从浙江运过来,上海的黄沙都是从山东岚山头运过来。山东的岚山头运黄沙过来,每吨如果是地方材料6元钱,但是从山东运来就成了20
元1吨。20元1吨每个立方就是三十五六元。再加上间接费是跟着直接费走的,间接费和直接费是按一定比例算的,水涨船高,所以每立方黄沙就要四十几元。这说明我们这个重点项目中花的钱是很惊人。
    最近有一位工程公司经理对我说,他们在武钢大量利用钢渣、铁渣和粉煤灰来做石子、沙子,就节约了好几千万元。我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在一个工程中做了些改进,结果这个工程用钢渣来代替主要石料,这项工程就节约了800万元,当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节约,但是总是说明这里有很大的潜力。”
这位领导人又说了:“很好,老马。你能看到重点工程应该重点节约而不应该重点浪费,这就很好,有不少人都怕宝钢会变成无底洞。你们能把这个无底洞填上,就好了。”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