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雄北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山雄北固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71 2.6折 26 全新

库存26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苏著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304558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7954943

上书时间2024-06-24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语
第一章 名楼生辉
第一节 北固楼
考述春秋楼安在
回岭斗绝添新景
武帝登楼更新名
萧纲登临爱历览
临楼兴叹旧山川
粉廊朱槛眺江湄
登临书怀兴亡事
白石道人登临意
北固楼前万顷秋
书院山长闲回首
燕门才子赋楼诗
何处危楼依碧霄
南海圣人笔留痕
第二节 多景楼
一楼风月此登临
欲收佳景此楼中
樽酒相逢三英荟
景于多处最多愁
发兴特上最高楼
健词雄笔米襄阳
佳处缥缈著危楼
中原一恨杳难论
凭栏望一水横陈
楼观天际是神州
景物未穷登览兴
登楼只因多景致
楼高正喜雪漫空
高楼景多吊千古
第三节 望海楼
望海楼蔡襄题额
六朝帆影落樽前
沈括雨中登楼望
自得开怀一旷然
开窗纳尽大江秋
独上高楼望海天
第四节 石帆楼
片帆从何处飞来
楼占诸峰最上层
妙悟传神书画卷
梦里还家卫琴娘
心在孤云迹在泥
第二章 东吴传奇
第一节 正史留痕
第二节 号日铁瓮
第三节 东吴人物
猁儿难与争锋也
紫髯碧眼号英雄
破虏巍然鲁大夫
东莱名将神亭战
第四节 三国故事
刘备招亲甘露寺
很石犹存事可寻
望西殉情祭江亭
抚石何人说剑来
古涧长存独到今
骑驴客访旧闻处
第五节 三国人文
三国是非春梦断
山中宰相话孙刘
百年戎马三分国
第三章 文学瑰宝
从游北固应诏诗
山屹东南作北关
何如海日生残夜
喜见种松夹石道
众峰作限横空碧
山突迥出沧海湄
北固此地兴王业
向吴亭东千里秋
纪梦诗游甘露寺
雪愤有期心自壮
登高应得见蓬莱
山寺人寰下瞰遥
百尺翠屏甘露阁
净域寂尔隔嚣氛
登顶俯视南徐城
北固山前波浪远
可无樽酒到高台
卧羊顽石留空山
云峰横起障吴关
北固城高万象秋
东坡名高有余想
文客清晨涉甘露
向来山水留题处
北固涛声涌帝京
海岳庵前结古欢
北固云廊环古寺
临山岸树摇帆影
孤城铁瓮四山围
曾来沽酒向江城
石壁翠屏高百尺
山人把酒吟且讴
第四章 南徐净域
第一节 寺宇沿革
此是人间第一禅
古洞苍崖境最幽
第二节 佛门宝物
铁塔一枝堪作笔
佛骨舍利瘗石函
佛门物宝此中汇
甘露寺壁放异彩
梁代铁镬种荷蕖
第三节 文人留宿
诗客高步出尘埃
开窗放人大江来
古寺钟送海门潮
北固山房寻诗客
小庵秋声在何许
第五章 江山多娇
第一节 建筑称奇
长廊曲折忆旧事
北轩栏槛最留情
天开海岳米老庵
岳珂构筑研山园
松栋崔巍辟讲堂
杰阁登临眼界清
北固亭高坐落晖
第二节 天降奇观
峭壁疑从天外来
山壁空题秋月潭
天地间混沌一坨
池水空清凤未还
甘露生泉天降津
第三节 名花增色
第四节 墓葬之谜
第五节 小桥何处
第六节 甘露古渡
第七节 北固新景
吴关天险自兹设
古朴栈桥临水意
霸气势分三足鼎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欲收佳景此楼中

    多景楼面对长江,金、焦在望,凭栏远眺,江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来这里的名家很多,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曾在其中叱咤风云,多少骚人墨客曾在这挥毫泼墨。尽管风吹雨打,浪淘沙沉,但是历史文化的印痕早已与江山风月融为一体,给自然的美景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尤其是宋代,虽迭经兴废,多景楼始终是文人士子登临赏景的好地方。不知是否巧合,这一时期的多景楼诗词很有意思,呈现出三种不同阶段的变化:北宋时期,登临的文人雅士主要抒写观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到了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的爱国志士主要抒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而进入宋代末期,登临的遗民隐士主要抒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多景楼诗词的时态嬗变,展现出宋代不同阶段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宋代散文家、诗人曾巩就是当年“乐感”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个在文人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20岁时到各地周游,得到欧阳修的赏识,成了他的得意门生。后来,他的声名更加显赫,世人干脆将他与欧阳修并称“欧曾”。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考取了进士。据说在考试时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的考官是梅尧臣,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奇才,就把他的试卷推荐给辅助主考官欧阳修批阅,欧阳修也惊叹其才。由于那时进士考试是很好严格的,每个应试举子的考卷必须把姓名糊起来密封,欧阳修认为此卷极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作,出于避嫌,就把此卷取为第二,把原本第二的卷子录为靠前。欧阳修告诉了梅尧臣他这样做的原因:“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但事有奇巧,欧阳修为了避嫌,取为靠前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曾巩中进士后,担任过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越州通判、济州知州、福州知州等职。后受宋神宗邀请,到京师担任中书舍人,进行编修史书工作。他参与过整理并校勘《梁书》《陈书》《南齐书》《列女传》《战国策》《说苑》等书,写有“叙录”。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lO卷。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他的代表作是《墨池记》。

    曾巩是北固山的常客,喜欢到多景楼中观景,看得多,就写得好。他的文风细腻,笔墨犀利。一般说来,其作品长于记叙,不多写景,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写得很流畅,文字潇洒,几乎不写景物。但他写景的作品也绝不是泛泛之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很精妙。他的《甘露寺多景楼》就属于“偶一为之,也能臻于极妙之境”的少而精的诗歌,堪称杰作。

    他在诗中是这样描述的:“欲收佳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诗中尽情描述了多景楼四周的壮丽景色,勾画出来的景观很多,如蜿蜒曲折的山路,四通八达的长廊,变化莫测的气候,浮光闪烁的远景。那山岚的霭气随山风而动,像烟雾般缭绕在铁柱峰的四周,寺内的铜钟也会不时传来几声鸣响,把悠扬的梵音送达每一个游山人的耳中,还有那江上的风帆点点,随着潮流而动,一闪一闪地消失在天际。面对如此动人的美景,诗人很羡慕那些隐逸的高人,期望能够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地与大自然交流,隐于其中,而乐在其中。

    全诗如一幅美丽的山水长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人用独特的笔触和刻画,将天上的云、地上的水,动人的紫翠之色、山气的青红之颜,明月高悬、海风吹拂场景融于一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描绘了登楼所看到的美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曾巩对诗很强的驾驭能力,选词用语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给人韵味深长的感觉。元代方回说:“子固诗一扫昆体,所谓馒订刻画咸无之,平实清健,自为一家。”他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樽酒相逢三英荟

    在甘露寺多景楼中,时常有文人雅士聚会。他们饮酒作诗,即兴填词,更有风雅者还会邀上数名歌伎,在旁吹拉弹唱以助兴。这些当年乐而忘返的人物中,恐怕没有比宋代大文人苏轼更有名、更风雅、更有趣的了。

    苏轼是北宋时期很好级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作诗“谤讪朝廷”获罪被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苏轼才华横溢,性情奔放,在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清雄旷放,新人耳目,在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很大。

    苏轼是镇江的老朋友,说他是镇江通也不过分,这里的山山水水几乎都留下了他流连的足迹。他创作的诗歌、词赋既多又雅,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财富。当他的好友米芾把北固山多景楼题为“天下靠前楼”之后,他就把这里作为雅集文士的场所,乐在其中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到密州担任知州,上任时路过润州,于是与在润州的好友王存(字正仲)、孙洙(字巨源)等同游多景楼,并邀请了京城来的官妓作陪,酒至酣处,一班文人便要求苏轼作词助兴,苏轼答应了,他在作词前,先写了小序,交代作词的由来。

    序中说:“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甲寅仲冬,余同孙巨源、王正仲参会于此。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时英秀,景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饮阑,巨源请于余日: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余作此词。”接着,他满怀激情,写下了有名的《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这首词描述了苏轼与友人在多景楼宴会的情景,通过“景之秀、人之英、妓之妙”勾画出浪漫的图景,显示了作者不同流俗的风雅,打破了一般艳词中才子佳人聚会时的卿卿我我,使他的词作在柔媚中平添了几分豪放,风流中显示出庄重,绮靡中有了儒雅,浸润着他作为士大夫文人的气质修养和禀性风度以及多情多思而又沉郁真挚的复杂个性,所体现的“三秀”,既是出自吟咏之气,也是作家的本色使然。

    田同之《西圃词说》中有这么一段话颇为中肯:“填词亦各见其性情。性情豪放者强作婉约词,毕竟豪气未除;性情婉约者强作豪放语,不觉婉态毕露。”对比之下,苏轼的本色当属于豪放,因为有其豪放本色的注入,在婉约之中不免多了清新、旷放之感。而与歌妓的交往,又让苏轼豪放的个性增添了几分“儿女情长”,这使得他的歌妓词形成了细腻和婉的审美趣味;而这种审美趣味在创作豪放词时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使其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这首词的上阕连用四个“多”字,语如贯珠,令人目不暇接。遇知心好友开怀畅饮,快乐无比;回忆过去悲欢离合的人事,付之一笑而已。下阕写听琵琶时的感受。停下酒杯,看乐妓弹奏。只见她们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手指灵活舞动,声音美妙动听,人面桃花,意趣无穷。全词情景交融,兴致盎然,挥洒自如,超尘脱俗。

    P35-39

精彩内容
《江山雄北固》分为五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北固山的历史、人文、建筑设计和自然风光进行了阐述。重点讲述了四大名楼的演变及辉煌;揭示了三国文化对北固山的影响;点评了山中遗留下的丰富的文化精品;回顾了甘露寺的盛衰过程;描述了多景北固的秀丽和壮观。力求通过多角度的揭示、流畅清晰的文笔,再次把北固山之雄、之险、之秀、之奇展现在世人面前。

《江山雄北固》由徐苏编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