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物流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物流基础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6.7 6.4折 42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喻丽辉,王丽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2310921

出版时间201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1040874

上书时间2024-06-21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物流概述
第一节 物流简介
第二节 有关物流的几个学说
第三节 物流的分类
第四节 物流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戴尔的敏捷物流管理模式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第三节 物流系统评价
第四节 物流合理化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香港机场货运中心(HECTLO)的物流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章 物流管理
第一节 物流管理概述
第二节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联合设备公司的矩阵式物流组织

第四章 物流基本活动
第一节 运输
第二节 储存
第三节 配送
第四节 装卸搬运
第五节 包装
第六节 流通加工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麦当劳物流配送

第五章 物流运行系统
第一节 供应物流
第二节 生产物流
第三节 销售物流
第四节 逆向物流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案例5-1】美的集团——走活供应物流这步棋
【案例5-2】上海宝钢的供应物流

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二节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管理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案例6-1】冀中能源国际物流公司现代物流经营模式
【案例6-2】德国货运中心的兴起及发展

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
第一节 物流标准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建议
第三节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第四节 物流标准种类
第五节 物流模数及配合性
第六节 物流标准化技术概述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日韩为何如此关心我国托盘标准

第八章 国际物流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第二节 国际物流系统
第三节 国际物流口岸与国际货运代理
第四节 现代港口及国际物流中心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案例8-1】索尼务实的全球物流运营模式
【案例8-2】沃尔玛的物流

第九章 物流信息管理
第一节 物流信息的概述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
第三节 物流信息技术
第四节 物流信息化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远成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可复制的和不可复制的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物流概述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流的定义及其内涵;掌握物流的活动过程,熟悉物流不同分类形式以及物流的作用;了解不同的物流观点、发展历程;认识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物流简介

人们对物流认识最早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关系)来认识物流的。经济运行由生产、流通和消费所组成,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社会间隔(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同)、空间间隔(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同)和时间间隔(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不同),是流通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些间隔联系起来的。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在具体的流通活动中,消费者用货币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即购销过程,称之为商流过程;而在买卖成交、商流完成后,还需要把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所在地,这个过程就是物流过程,即从包装开始,通过装卸运、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将商品送达消费者的全过程。

一、物流的概念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

物流(physical distribuf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己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的z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和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physicaldistrbution),经过70多年的时间才有定

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做logistics的多于称做physical dist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 physical 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直接从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翻译而来的,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

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营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bysical distr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成中文即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我们普遍接受“实体分配”的译法。所谓“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我国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到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我国有关文件中出现了“物流”这个名词。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这一术语得到广泛运用,但众说纷纭。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

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储存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以下几点。一龄0*(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

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储存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

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二)物流的概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4月17日批准颁布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2月4日联合发布,并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仍然维持了该定义。对物流概念的标准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物流,对我国的物流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物流概念,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任何一种物品都有二重性:①自然属性,即它是一个物质实体;②社会属性,即它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包括它的稀缺性、所有权性质等。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是物流,物品社会实体的流动是商流。商流是通过交易实现物品所有权的转移,而物流是通过运输、储存等实现物品物质实体的转移。

(2)物流是物品由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即它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



主编推荐

  《现代物流基础(第2版)》:
  突出物流运作中的现代性,紧跟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融合了“物流学概论”和“物流管理”的内容。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应用型。
  教学资源丰富,可提供免费的电子课件。



精彩内容
本书由浅入深,从物流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介绍了物流系统及其运作、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与国际化等内容。

媒体评论
《现代物流基础(第2版)》特色:
  突出物流运作中的现代性,紧跟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融合了“物流学概论”和“物流管理”的内容。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应用型特色。
  教学资源丰富,可提供免费的电子课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