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1919—20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1919—2019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1.45 6.4折 96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贤金,张婕,甄峰 等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5240058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6元

货号11586977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 近代人文地理发展

 第一章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发展系谱

 一、人文地理专业与机构发展回顾

 二、人文地理学科发展历程

 三、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第二篇 近当代人文地理先驱

 第二章 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胡焕庸先生(1901—1998)

 一、学术生平

 二、奠定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思想

 三、建立中国人口地理学

 四、重视地理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

 五、成果丰硕著作等身

 六、学业并重风范永垂

 七、主要著作

 第三章 中国大人文地理学的耕耘者——任美锷先生(1913—2008)

 引言

 一、主要学术经历与人文地理实践

 二、任美锷先生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学术贡献

 三、任美锷先生涉及人文地理学的代表性论著

 第四章 中国统一地理学的践行者——李旭旦先生(1911—1985)

 引言

 一、主要学术经历

 二、学术贡献

 三、代表性论著

 第五章 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的创始者——吴传钧先生(1918—2009)

 一、《建国方略》引入区域研究领域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三、经济地理学是生产布局的科学

 四、土地利用调查与土地利用图编制

 五、区域综合考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六、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研究

 七、结语

 附录1 :吴传钧先生从事区域与城市研究工作年表

 附录2 :吴传钧先生区域与城市研究科研成果目录

 第六章 中国非洲地理领域的先行者——张同铸先生(1915—2008)

 一、全部智慧,善谋大势

 二、“三位一体”,有机统一

 三、带病工作,硕果累累

 四、淡泊名利,关心他人

 五、热爱中华,赋诗高歌

 六、九十华诞,示展人生

 第七章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张其昀先生(1900—1985)

 一、主要生平

 二、我国近代地理学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三、对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拓

 四、主要著作

 第八章 中国城市地理的开拓者——宋家泰先生(1915—2007)

 一、宋家泰先生简况

 二、中国现代城市地理的开创人

 三、“城市-区域”理论

 四、“城市—区域”理论的应用与演进

 五、城市—区域理论的实践

 六、结语

 第九章 中国自然资源与土地利用研究的推进者——包浩生先生(1932—2007)

 引言

 一、主要学术经历

 二、主要学术贡献

 三、代表性论著

 第十章 中国计量地理的开创者——林炳耀先生(1940—2018)

 一、启迪人生的教育家

 二、中国计量地理的开创者

 三、新经济时代的规划引领者

 四、代表性论著

第三篇 当代人文地理学科重点领域

 第十一章 城市地理

 一、1949年以来城市地理学学科发展历程回顾

 二、研究重点领域与学术贡献

 三、未来学科发展及研究展望

 第十二章 旅游地理

 一、学科发展的历程回顾

 二、重点领域与学术贡献

 三、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构想

 附录:南京大学旅游地理学的代表性成果

 第十三章 非洲地理

 一、南京大学非洲地理研究历程

 二、南京大学非洲地理研究内容

 三、南京大学非洲地理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

 一、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回顾

 二、重点领域

 三、学科发展构想

 四、代表性论著

 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

 一、土地利用学科发展历程回顾

 二、土地利用学科重点领域

 三、土地利用学科发展构想

 四、代表性论著

 第十六章 社会地理

 一、南京大学对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的研究

 二、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南京大学在社会地理学方面承担的研究课题

 四、发展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地理学研究

 第十七章 文化地理

 引言

 一、南京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二、南京大学的新文化地理学研究

 三、南京大学文化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四、结论

 第十八章 交通运输地理

 引言

 一、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概述

 二、南京大学的学科贡献

 第十九章 信息地理

 一、信息地理学发展回顾

 二、重点领域与学术贡献

 三、信息地理学的发展构想

 第二十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

 一、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回顾

 二、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研究展望

 四、代表性论著及学位论文

 第二十一章 40年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人文地理学概况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文特点

 四、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特点

 五、小结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深入以及靠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人文地理既面临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担负着巨大的创新发展责任。本书从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发展系谱、人文地理学科先驱、当代人文地理学科重点领域等方面,描述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发展的过去、现在,在吸取国内外人文地理发展思想的同时,总结和汲取100年人文地理学科发展足迹、经验。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深入以及靠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人文地理既面临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担负着巨大的创新发展责任。本书从近代人文地理发展、近当代人文地理先驱、当代人文地理学科重点领域等方面,描述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秉承求是学风,学业并重,在吸取国内外人文地理发展思想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文地理学科新兴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人文地理学理论,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彰显了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对中国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突出贡献,体现了时代背景、学科融合的特点和新兴学科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实施的要求。

精彩内容

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深入以及靠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人文地理既面临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担负着巨大的创新发展责任。本书从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发展系谱、人文地理学科先驱、当代人文地理学科重点领域等方面,描述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发展的过去、现在,在吸取国内外人文地理发展思想的同时,总结和汲取100年人文地理学科发展足迹、经验。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深入以及靠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人文地理既面临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担负着巨大的创新发展责任。本书从近代人文地理发展、近当代人文地理先驱、当代人文地理学科重点领域等方面,描述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秉承求是学风,学业并重,在吸取国内外人文地理发展思想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文地理学科新兴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人文地理学理论,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彰显了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对中国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突出贡献,体现了时代背景、学科融合的特点和新兴学科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实施的要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