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新 中国的古代军事(古往今来话中国) 9787811419689
  • 95新 中国的古代军事(古往今来话中国) 978781141968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5新 中国的古代军事(古往今来话中国) 9787811419689

可能有部分是库存书(库存书指的是未使用过、没塑封的、外观95成新的书)

6.9 3.0折 23.1 九五品

库存2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桂芳

出版社安徽师大

ISBN9787811419689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3.1元

货号9787811419689

上书时间2024-06-28

东莞心知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余桂芳所著的《中国的古代军事(古往今来话中国)》以军事活动与文明进步的互动关系作为主线,把中国古代军事放到大视野、长时段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力图勾勒出古代军事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我国古代军事领域的基本成就,发掘军事活动对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历史贡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形成了目前的叙述结构和内容安排,先宏观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的总体情况,然后分别从战争、人物、军制、兵书、兵器、战法、情报、后勤等到几个方面,选择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事项等,择要进行介绍,从而突出了中国古代军事最为亮丽的内容,便于读者能够迅速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在军事文明方面所造就的辉煌成就。

目录
绪论:别具一格的中国古代战争
一、频度高、规模巨,性质复杂多样
二、名将众、经典多,兵书精彩纷呈
三、认识深、思想精,掌握战争规律
四、技术高、战法奇,成就独领风骚
五、作用多、力度大,催化文明进步

章 催生与推动文明发展的决斗厮杀
节 统一战争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二、清朝初年的统一战争
第二节 民族战争
一、汉武帝反击匈奴
二、明成祖远征漠北
第三节 起义战争
一、陈胜、吴广大起义
二、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三、李自成、张献忠大起义
第四节 对外战争
一、隋唐征朝战争
二、蒙古西征
三、明朝对越南的征战

第二章 从卒伍旅帅到牛录提督
节 先秦时期的兵制
一、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二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兵制
一、秦朝的军事制度
二、两汉时期的军事制度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制度
第三节 隋唐的兵制
一、隋朝的军事制度
二、唐朝的军事制度
第四节 五代十国兵制
一、军事领导体制
二、武装力量体制
第五节 宋元明清兵制
一、宋代的军事制度
二、蒙古和元朝的军事制度
三、明朝的军事制度
四、清朝的军事制度

第三章 智慧、谋略与勇武的完美展现
节 名将辈出无往不胜
第二节 运筹帷幄庙算决胜
一、兵家鼻祖、谋略化身的姜子牙
二、“天下奇才”诸葛亮
三、儒将的杰出代表曾国藩
第三节 孔武果敢出奇制胜
一、气拔山岳的“万人敌”项羽
二、千里迫击匈奴的青年大将霍去病
三、“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的李世民
四、精忠报国抗金兵的岳飞
五、明朝的开国勋将徐达

第四章 卷帙浩繁、哲理深邃的古代兵书
节 中国古代兵书的起源及类别
一、古代兵书的缘起
二、古代兵书的兴盛
三、古代兵书的类别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兵书的主要特色和现代价值
一、古代兵书的主要特色
……
第五章 兵器装备、军事设施和作战方法
第六章 诡道、计谋与用间
第七章 地理形胜与古代战争的形态
第八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内容摘要
    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目前历次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大规模的战争进行的。历目前不断有民变和起事。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在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帮助下,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大规模战争。目前台湾地区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战争始终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相随。《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这一社会现象。

精彩内容
 第一章催生与推动文明发展的决斗厮杀
——中国古代的重要战争中国古代的战争,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即统一
战争、民族战争、起义战争和对外战争。这几种战争贯穿于中国军事史的全过程,基本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的主要状况。本章我们以举其大要的方式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节 统一战争中国古代统一战争出现的次数不算太多,但规模大、影响远,对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在远古部落时期
发生的黄帝与蚩尤、炎帝之间的战争就可以视为统一
战争的开始,不过由于国家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还不甚清晰,统一所指的地域、范围、人群也都难以确定。因此,只有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争。
此后,除了明显的通过战争结束分裂状态的情况外(如隋文帝统一战争结束
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北宋的局部统
一战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元世祖忽必烈的征战结束了金、宋、西夏长期的对峙,等等),大多数王朝更替的战争也都包含着统一的内容,或表现为恢复前朝统治地域,或表现为开疆扩土。这些战争对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形成我国传统历史疆域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我们分别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清朝初期统一战争为例,略加介绍。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秦代统一战争即秦灭六国的战争,始于秦王政十
一年(前236年),终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以秦国的全面胜利,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的彻底灭亡,国家的空前大统一而告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统一战争,它不仅在规模、时间、空间上都远远超过了秦代以前的历代战争,尤其重要的是在战争目的上发生了新的飞跃。例如,战国时期发生的战争,各国的战略目标大者为兼并,小者为蚕食;而秦灭六国的战争则不同,其宏伟的战略目标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从而把诸侯割据、兼并火拼的战争发展为国家的统一战争。没有统一战争的胜利,就不可能开辟大一
统的新纪元。当时新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政治上的统一,而七雄并立、诸侯割据的存在,却是历史前进的一大障碍。统一战争恰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这一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统一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多政权、多势力并存,以一方消灭其他各方为根本目的,因而需要高超复杂的战争指导艺术。
秦国统治者在以一敌六的形势下,运用“连横”的谋略和远交近攻的战略,成功地对六国采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由近及远、
各个击破的策略,从而保证了统一战争的胜利。这一经验后来被历代封建统
治者广为借鉴,成为历代战争中极为重要的策略思想和指导艺术。
从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的实际过程看,先后长达16年。其中,灭赵作战9年,灭楚作战5年。灭赵的过程中灭了韩,灭楚的过程中灭了魏、燕,最后灭齐。由此可知,其战略部署的基本思想是:重点打击赵、楚,先赵后楚,各个击破。历史进程证明,秦国的决策是正确的,抓住了打击重点对象这个关键问题。当时关东六国中韩、魏最弱,几乎对统一目标构不成威胁,但两国地扼中原,如先灭韩、魏容易促成其余各国的合纵抗秦,不利于各个击破。
齐、燕相对较弱,对统一目标也构不成严重障碍,且距秦国较远,各个击破自然不能从齐、燕开始。唯楚、赵两国较强,各个击破的关键就是要避免对楚、赵同时作战。楚实力雄厚,距秦较远,先打楚势必旷日持久,左翼侧后易受赵军威胁,有陷入两面作战的可能。相反,赵距秦较近,且赵军的战斗力甚强,是秦军东进的首要障碍,先打赵不易引起各国的恐慌,右翼同楚国之间有韩、魏作缓冲,又有嵩山和伏牛山脉作掩护,且楚刚刚迁都于寿春,一再回避秦军,无意西向与秦为敌,因而可稳妥地避开两面作战。所以,各个击破首先从赵国开始最为有利:一旦破赵,便掌握了全局的主动权;韩、
魏变成囊中之物,可随时顺手牵羊;楚国失去了赵国的呼应,比较容易解决;齐、燕更加孤危,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
P11-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