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底蕴与现实追求

20 8.0折 25 九品

仅1件

江苏淮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发喜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人民出版社架

上书时间2024-06-24

华帝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发喜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71008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8页
  • 字数 228千字
【内容简介】
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这种精神特征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本书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为线索,以长城、科举制度、“杯酒释兵权”、外交上的朝贡制度以及近代洋务运动等历史实践为个案,具体分析了“协和万邦”是如何贯彻于中国人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实践中的,从而指出它确实是有实践基础的历史传统。

  “协和万邦”历史传统对当代中国和平外交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以及建国以来中国对诸多外交事件的处理过程为例证明了中国人的“协和万邦”传统是经过历史发展考验的。最后,本书深入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历史传统、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从而为海内外破译中国“和为贵”、“和而不同”文化密码提供启发性思考。
【作者简介】
杨发喜,963年12月生,江苏淮阴人。1980-1984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199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班;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主办《求是》杂志国际编辑部副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国际和
【目录】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代序言)

国际政治研究需要突出中国思维的主体性(序二)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西方理论的困境

  三、本书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中国尚德不尚武思想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概念:中国尚德不尚武思想

 第二节 缘起:禅让制与周公制礼

    一、禅让制及传说

    二、周公制礼及其影响

  第三节 挑战:春秋无义战与秦的统一

    一、春秋无义战

    二、秦朝的统一及其原因

 第四节 发展:暴秦覆亡与儒术独尊

    一、秦朝的覆亡及其教训

    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中国尚德不尚武思想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长城与无兵的文化

    一、长城与中国防御性政策

    二、无兵的文化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与“杯酒释兵权”

    一、科举制度

    二、“杯酒释兵权”的含义和影响

 第三节 协和万邦与朝贡制度

    一、协和万邦

    二、朝贡制度的理论与现实

 第四节 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洋务运动的经过及评价

    三、关于“中体西用”的思考

第三章 尚德不尚武历史传统与中国当代和平外交(上)

  第一节 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

    一、新中国受到美国的侵略和威胁

    二、中国和平外交努力归于无效

    三、抗美援朝决策的道义基础

    四、中国民族牺牲精神赢得了巨大的

    国际威望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尚德不尚武

第四章 尚德不尚武历史传统与中国当代和平外交(下)

第五章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