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全新未拆封)
  •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全新未拆封)
  •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全新未拆封)
  •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全新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全新未拆封)

5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大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

上书时间2024-01-22

京明书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大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18901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9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的辅助读物。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展览。
  古希腊人有句箴言叫作“认识你自己”。人类认识自己的过程没有止境,认识自己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通过对过去的认识来认识自己,肯定是人类目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现买的人是由过去的人脱胎而采,因此与过去保持着无法割裂的遗传变异关系,不了解过去就失去了认识现在的前提,至于合理地推测未来更无从谈起了。
  认识过去需要依赖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证据,也就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之所以能在近代以来得到广泛发展,就在于人们普遍认识到文物在人类自我认识方面的重要价值,需要像博物馆这样的集文物收集、保管、整理、修复、研究、展示功能为体的公共和私人机构。
  我国博物馆目前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有关中华文明的文物收藏,但也存在着不小的缺憾。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我们在考古学的黄金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期)错过了在世界范围内厂泛收集文物的机遇,所以目前我国博物馆非常缺乏世界其它文明的藏品。这当然不利于我们对外部世界进而对目身的全面了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其中包含着认识外部世界的强烈期望。我们的博物馆有责任积极地开展对外交流来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让观众不出国门便可以接触外国历史与文化的物证。但以往引进的国外文物展,都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某文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段的文物展,缺乏多个国家、多种文明、多个时段的综合展。首都博物馆这次举办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恐怕是此次展览的最大价值所在。
  大英博物馆建馆时间早,迄今已经253年。在它开馆的初期和中期,正值大英帝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的时期,这为它在世界各地搜求文物藏品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了源目全球各地的庞大藏品体系,使该馆成为名副其买的世界历史、考古、艺术与民俗学博物馆,可谓“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19世纪中叶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的文人王韬语)。我们的这次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的这藏品优势,使观众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目睹世界各地不同日寸间、不同形式的文明成果。只要稍许注意大英博物馆提供的文物分类表便可以发现这种普遍的(universal)特征:就空间而言,几乎所有在上古、中古时代出现的重要文明地区和国家,如非洲的埃及、苏丹、迦太基、贝宁、刚果,西亚的苏美尔、阿卡德、亚述、腓尼基,巴勒斯坦,南亚的印度,东亚的朝鲜、日本(中国按协议未收),古典希腊、罗马与中世纪的欧洲,北美、中美洲、南美洲、大洋州的复活节岛、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涵盖其中。就时间而论,可上溯史前时代,下至近现代。
【目录】
首都博物馆馆长致辞
大英博物馆馆长致辞
“世界文明珍宝”展文物来源地示意图
世界文明示意图表
放眼世界严瑞源
从罗塞达石碑谈起王海利——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巡礼
古典文明郭小凌——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
伊斯兰文化略述马文宽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刘林海
展出文物
史前时期
古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
古希腊
古罗马
早期欧洲
乐亚和南亚
伊斯兰世界
非洲
大洋洲
美洲
中世纪,文艺复兴及之后的欧洲
现代艺术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