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2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丽辉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7-02

刘丽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作者签名本见图内页干净无勾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丽辉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33341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2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形而下的背后都有形而上的存在。《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力求以等级制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阐明通过等级制显现出来的以名誉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等民族性因素足日本法律近代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动力。学界对于什么是民族性及其对法律产生影响的认知状况怎样?作为民族性典型体现者的等级制如何从制度和观念的层面完成了神话正统化的历史嬗变?近代时期的等级制怎样重塑了天皇的核心地位、从而加速了民族性的演变和法律的转型?透过前述考察,法律与民族性之问究竟在日本近代的历史进程中产牛了怎样的纠结?选取等级制作为考察日本近代法律与民族性关系的载体,源于它显而易见的法律意义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对于民族性这一观察视角的选择,也仅仅是种研究的尝试。法律应该成为人类幸福、社会和谐的通衢。
【作者简介】
李丽辉,云南昆明人,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兼任两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法研究中心、古典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软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和云南省翻译协会会员。学术兴趣集中于法理学、法制史。在《国外社会科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法制日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转载;担任《逻辑学基础教程》副主编,参编2l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外国法律思想简史》;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十余项。
【目录】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牵挂学问
前言
引论
一、历史的声音
二、从感性情绪到理性认知
第一章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民族性
第一节明治维新与法律近代化
一、封建危机
二、革新措施
三、维新与法律
第二节民族性的作用
一、中日法律近代化差异原因概述
二、民族性因素与其他原因之比较
第三节民族性问题
一、日本近代的法律继受
二、民族性的源起和含义
三、民族性的特点
四、观念的力量

第二章等级制:神话正统化的嬗变
第一节制度上的神话正统化
一、律令体制:天皇的核心地位
二、幕藩体制:双重政权的出现
三、等级制体制的特点
第二节观念上的神话正统化
一、律令时代:神权天皇
二、幕府时代:象征天皇
三、等级制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等级制:重塑天皇核心地位
第一节近代时期的等级制
一、天皇至上:制度的强化
二、武士道演变与民族特性
三、天皇至上:观念的灌输
四、等级制加速法律近代化
第二节等级制的社会基础
一、国家神道:国家观念宗教化
二、家族制度:国民教化的基础
三、解剖实例:法律与社会的互动

第四章名誉观:等级制的精神渊源
第一节名誉观: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动力
一、名誉观的含义
二、独特的伦理价值体系
三、日本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名誉观衍生物:现世主义与教育
一、现世主义与日本法律近代化
二、重视教育与日本法律近代化
……
第五章等级制与民族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作者签名本见图内页干净无勾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