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

55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德春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和肖一起

上书时间2024-05-26

禄禄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德春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43418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字数 23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大批可靠的档案文献,较全面地追述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中国从事善后救济活动的历史过程。抗战结束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经提供价值6.47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帮助中国救济难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和平家园,这笔援助不仅包括了上百吨各类的食品,而且包括大批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器材以及15万吨棉花和羊毛。这些稀缺的生活必需品和资本货物,皆为中国人民迫切急需,当时受到举国一致的期待和欢迎,这项规模宏大的善后经济活动曾经给中国无数历经无穷痛苦和灾难的战争幸存者带来莫大的希望,吸引了成千上万和积极参与,帮助了数以百万的中国苦难同胞摆脱饥俄和死神的追索。本书重新考察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创建的历史背景、思想动机和政治意图,追述莱曼、鲁克斯、凯石等历史人物,在善后救济活动期间的言论、思想、情感和功德,追述联总、行总和解放区在若干问题上的纠葛,澄清了18945-1947年中国内战史和中外关系史中的部分史实。
【作者简介】
王德春博士,1955年12月生于西安,先后就读于延安大学、西北大学和中山大学,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关系史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三项省厅级研究课题。并在《史学月刊》、《唐都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联总和中国的初始合作

  一、联总的诞生及其使命

    1.联合国善后救济思想的发轫

    2.联总协定的酝酿及其诞生

    3.联总的政策及其使命

    4.联总基金的募集

  二、联总与国民政府的初期合作

    1.中国善后救济计划的制订

    2.联总的中国供应计划

    3.联总和行总的早期业务合作

    4.行总一联总基本协定

    5.蒋延黻的善后救济思想

  小结

第二章  紧急救援期间的合作与龃龉

  一、抗战结束后的国内形势

  二、龃龉的产生

    1.权限界定引起的纠葛

    2.粮食政策问题

    3.行总业务经费的枯竭

  三、“停运”事件始末

  四、紧急救援行动的成绩

  小结

第三章  农业、交通和工业善后

  一、农业善后

  二、交通善后

  三、工业和矿业善后

  小结

第四章  长期项目的善后安排

  一、长期项目的进展状况

  二、长期项目的财政安排

  三、长期项目的管理问题

  四、联总——行总业务的移交

  小结

第五章  联总、行总和解放区的交往

……

结论

附录一 联总援华物资统计表

附录二 基本协定之补充

附录三 联总驻华办结束工作与移交案

附录四 行政院指令

附录五 行总、联总与解总主要协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