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行为心理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行为心理学

17.51 4.4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银杰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装帧其他

货号45469

上书时间2024-06-26

志英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银杰 著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
  • ISBN 9787509012680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儿童的内心、哭的行为、肢体行为、语言行为、情绪行为、生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习惯行为、交际行为、异常行为、亲子行为和行为误区等方面对儿童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
【目录】
   第一章 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读懂孩子行为

1.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2.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吗

3.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

4.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先要使自己成长

5.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6.孩子好的行为是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

7.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第二章 哭的行为:一种表达孩子意愿的特殊语言

1.爱哭——是每个孩子最常用的武器

2.哭声抑扬顿挫——孩子在做运动

3.和妈妈分开时号啕大哭——患有分离焦虑

4.跌倒后大哭——依赖性强或紧张、恐惧

5.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6.强忍着不哭出声——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7.哭得喘不过气来——身体不舒服

第三章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1.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2.手部小动作——体现“大心事”

3.眼睛——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4.微笑——心里藏着一个“大玄机”

5.下巴——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

6.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进入口腔敏感期

7.不断跺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8.低头不语——持反对态度或不感兴趣

第四章 语言行为:听出孩子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1.“我是从哪里来的”——出现第一个迷惑期

2.“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担心被抛弃

3.“我要,我就要”——占有欲在作祟

4.“你不能夸别人”——产生了嫉妒心理

5.“我不好意思说不”——不懂得拒绝别人

6.“我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可能患有孤独症

7.“我这样做对不对”——缺乏自主判断力

8.“妈妈,我肚子疼”——很有可能是在装病

9.“我要嫁给爸爸”——进入婚姻敏感期

10.大声尖叫——另类语言表达的方式

第五章 生活行为:孩子心灵世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1.不喜欢刷牙——不懂得口腔卫生的重要

2.不愿意做家务——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过度干净、有洁癖——可能患有强迫症

4.喜欢抱着枕头睡觉——希望获得安全感

5.睡觉时磨牙——晚餐过饱或身体缺钙

6.看电视上瘾——人际交往有障碍

7.一边吃饭一边玩——不能做到专心致志

第六章 学习行为: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1.不愿意上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理念

2.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能力在发展

3.默写变抄写——孩子有应付心理

4.一提作业就头大——超限效应在作怪

5.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心存侥幸心理

6.轻易放弃难题——缺乏挑战精神

7.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

8.理解力相对较差——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七章 道德行为:为孩子的不道德行为找找原因

1.孩子学会了撒谎——认知发展的需要

2.家有小霸王——霸道,不知道礼让他人

3.对他人的帮助不知感激——缺乏感恩之心

4.考试作弊——不懂得诚实做人的道理

5.喜欢炫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6.喜欢说脏话——可能在模仿周围的人

7.给他人取绰号——不懂得尊重他人

8.不愿意分享——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第八章 习惯行为:释放孩子内心的多种“信号”

1.磨磨蹭蹭——孩子在进行无声的反抗

2.做事敷衍——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

3.见到东西就想买——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4.孩子是个手机控——父母的影子在起作用

5.总是丢三落四——自我控制能力低

6.习惯性顶嘴——独立期孩子的逆反行为

7.干什么事都拖拉——时间观念淡薄

第九章 交际行为:善于社交的孩子最有出息

1.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的出现

2.经常和同伴打架——自我意识在发展

3.害羞、怕生——患有社交恐惧症

4.被小团体排斥——缺乏团队意识

5.话太多——内心充满表现的欲望

6.吹牛、说大话——好胜心理强烈

7.到处碰壁——没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8.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缺少社交经验

9.早恋——孩子产生了朦胧的两性意识

第十章 异常行为:拨开迷雾,认清孩子的心理密码

1.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2.乱写乱画——孩子有了创造力和感知力

3.胡闹、人来疯——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

4.痴迷于用纸折各种物件——怀有探索之心

5.喜欢漂亮姐姐——进入性意识成长的关键期

6.故意捣乱——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7.特别怕黑——自我保护的本能需求

8.喜欢到处扔东西——确定自己的空间感

9.奇怪的恋物症——找不到情感的寄托

10.离家出走——缺乏安全感或自尊心受损

第十一章 亲子行为:破解孩子心理行为的暗语

1.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2.与家长对着干——陷入了禁果效应

3.喜欢和父母撒娇——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4.在家没大没小——与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5.喜欢和父母玩亲亲——行为成人化的表现

6.对父母忽冷忽热——与父母有情感隔阂

7.不喜欢二胎妹妹——想独占父母的爱

第十二章 行为误区: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行为心理知识

1.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有样学样

2.过分谦虚——会扼杀孩子的小小梦想

3.不正当奖励——使孩子的路越走越歪

4.“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

5.使用冷暴力——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阴影

6.包办一切——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   查看全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