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21.9 9.9折 22 九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尚杰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2-28

听雪楼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尚杰 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214049254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1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凤凰文库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法国哲学使我们重新审视意志、直觉、想象的价值,那些被传统理性排挤到异域中的东西,那些冲动、激动人心的欲望。使思想具有趣味性,20世纪的法国人功不可没。从柏格森到德里达,思的感性特征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至于它透过每个词语的毛孔向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不是由枯燥乏味的概念组成的,思是情、梦、疯,是诗、史、字,乃至死。
本书从第一哲学的视野,把20世纪法国哲学,特别是在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后现代哲学放在现象学背景下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后现代哲学的核心精神就是追寻“归隐之路”,亦即通过显现达到非显现之路,并由此展现了后现代哲学与古典哲学的断裂及关联。
【作者简介】
尚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德里达》(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解构的文本:读书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
【目录】
作者的话
上篇缘起与过渡
第一章引子:胡塞尔的感悟
一自然的观点或显学
二隔离与隐学
三新的色彩
1.直觉与顿悟
2.感性、事物本身、想象
3.意向与视域
四时间
五理性之外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断裂或在时间之外:重新发现柏格森
一创造生命
二意识的直接性或“爱的姿态”
三流淌出来的时间:记忆
第三章寻找失去的时间之一:柏格森与普鲁斯特
一感受:在习惯之外
二情感的缺失与增补之链
三普鲁斯特作品中的当代法国哲学问题
第四章寻找失去的时间之二:海德格尔从“死”出发的时间
一死或时间
二消失的路:艺术之死
三万物本源

下篇异域: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第五章萨特与梅洛-庞蒂:虚无或看不见的
一存在即虚无
二陌生与过去的距离
三身体与知觉
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第六章列维纳斯:异域、时间、死亡、它者
一异域中的时间与死
二时间与它者
第七章福柯:独断与断裂
一精神病、恶或原始身体活动的空间
二福柯与德里达:说话与沉默
三模仿与相似
第八章德勒兹的一千个平台
一盘根错节
二分叉、突变、根状物、褶皱
1.平台之一:狼迹
2.平台之二:“物质的沉醉”
3.平台之三:语言的乌托邦
4.平台之四:如何形成“无器官体”?
5.平台之五:面貌或长相
6.平台之六:在不察觉中成为动物
第九章米歇尔-塞尔:后现代艺术与科学
一混沌、躁动、喧闹——繁多性的效果
二科学四步曲
1.交流
2.干扰
3.翻译
4.有序与无序
第十章利奥塔尔:后现代的纷争
一引子
二纷争
1.“读书卡片”
2.纷争或言论自由
3.名字、指称或乌托邦
4.无题
第十一章德里达:归隐
一人/鬼/魂
二解构:另一个发明
三误解的历史/翻译/隐喻
跋隐显之道——从道家看20世纪后期法国哲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