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
  •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
  •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32 3.2折 99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郁义鸿、于立宏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G12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郁义鸿、于立宏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25035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内容简介】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通过国际比较与逻辑推演对以下核心命题展开论证: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实现创新转型,即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由模仿式创新驱动转变为自主创新驱动。在严格界定的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概念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过程主线模型,对应于基础研究和不同的创新活动可划分不同的创新群体。采用必要条件追索这一非传统研究范式,《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理想中国丛书》提炼出创新绩效一创新行动一创新能力一创新激励这一必要条件链。循此可证,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为创新主体提供长期取向的行动激励。
【作者简介】
  郁义鸿,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多部,代表作为《多元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曾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研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所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多项二等奖和一等奖。
  
  于立宏,经济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资源产业经济与政策、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转型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类)1项,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中等收入陷阱由来及其本质
1.2 经济增长研究的“世界观
1.3 必要条件追索的研究逻辑
1.4 基于必要条件链的政策指向

第2章 经验事实:跨越还是陷落
2.1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之辩
2.2 谁已成功跨越,谁在陷阱中挣扎
2.3 国际经验的借鉴

第3章 问题的本质:创新转型
3.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逻辑
3.2 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视角
3.3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本质
3.4 后发优势耗竭与创新转型

第4章 研究范式:必要条件追索
4.1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思考
4.2 经济增长理论的困境与必要条件追索
4.3 人的行为、群体行为与激励

第5章 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链
5.1 创新与创新过程
5.2 创新过程主线与创新群体的划分
5.3 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
5.4 自主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链

第6章 创新的宏观绩效:理论与度量
6.1 国家竞争力与创新的宏观理论
6.2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运作与效率
6.3 创新绩效的度量

第7章 创新转型的经验证据
7.1 基于绩效的创新转型分析
7.2 基于投入的创新转型分析
7.3 国家创新体系的运作结构
7.4 国家创新体系的运作效率
7.5 创新人力资源的培育

第8章 创新激励与创新能力的培育
8.1 基于创新者行为决策模型的激励因素分析
8.2 知识产权保护
8.3 鼓励创新的包容性市场
8.4 教育与创造力的培育
8.5 制度与文化

第9章 创新能力培育的比较分析
9.1 科学研究质量的比较
9.2 专利质量的比较
9.3 企业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比较
9.4 市场包容性与科技人力资源可得性比较
9.5 教育投入的比较

第10章 中国创新转型的政策指向
10.1 创新转型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路径
10.2 中国实现创新转型的关键障碍
10.3 中国实现自主创新驱动的政策指向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