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
  •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
  •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80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伍晓明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G89

上书时间2024-05-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伍晓明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2
  • 版次 2
  • ISBN 978730122072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3页
  • 字数 33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近思文丛
【内容简介】
  《近思文丛·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2版)》在2003年出版后倍受重视,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美国介绍和研究中国当代思想的著名国际学术刊物ContemporaryChineseThought:TranslationsandStudies曾以2007年夏季号一整期的篇幅发表了此书第一章的翻译。
  《近思文丛·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2版)》的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统引发出的“他者”。伍晓明试图用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方法去揭示《论语》的“微言大义”,把我们熟知的孔子思想放在了西方哲学的显微镜下重新审视,用“异域的”西方概念这把解剖刀去分解中国的传统观念。
  如果《论语》可以历两千五百年之无数阅读而弥新,那么这部试图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进行对话的著作也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对这一“历久弥新”有所贡献者。
【作者简介】
  伍晓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八十年代在国内时从事比较文学及西方文学理论研究。曾翻译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及马丁·华莱士的《当代叙事学》等。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传统及比较哲学。中文近著包括《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和《“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
【目录】
绪论重读孔子
一、“重”读孔子
二、重“读”孔子
三、“吾道一以贯之”:他人或他者
四、来自他者“的”启发

第一章“人(之)间”之仁(上):“己欲立而立人”
一、别仁于圣
二、己欲立“而”立人?
三、己之为己
四、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己”
五、己之欲立
六、己立“而”立人
七、师的意义:在立人中立己

第二章“人(之)间”之仁(下):“仁者,人也”
一、仁在“人(之)间”
二、间之为间
三、仁要求仁:仁的两个层次,或两个层次的仁
四、“先(于)天”之仁
五、“近取譬”与作为人之理想的仁
六、仁:人的重复
七、一个只有范例的文化
八、“不仁”、“非人”、“吃人”?

第三章礼与他人:“克己复礼为仁”
一、孔子太庙之问:发明致敬于他者的方式
二、表达“恭敬之心”的礼
三、礼(之)分:作为语言而活动的礼
四、“恭一敬”之本质
五、“亲亲之杀[差]”:礼的结构性起源
六、“礼之用,和为贵”
七、“克己”而“复礼”:向他者超越
八、“为仁由己”:他者“的”发明

第四章孝与他人:“孝弟为仁之本”
一、孝的分析:从政治回到伦理
二、孝之敬:自然感情或人之本质?
三、父母:我与“第一他人”的“第一关系”
四、父母的“后事”:我的“终极关怀”
五、哀悼的意义:“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六、“祭'如'在”:与“鬼神”一起生活

第五章忠于/与他人:“与人忠”
一、忠的结构分析:将自己“给予”他人
二、保证与许诺
三、最“原始”的信
四、信与忠
五、“一厢情愿”之忠与成为伦理主体
六、愚忠的可能性
七、两种他者和两种责任
八、“殷有三仁”的意义
九、忠的革命和革命的忠
……
第六章爱与他人:“仁者爱人”
第七章作为宾与主之他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第八章异性她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附录“礼治”与“法治”
参考书目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