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
  •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
  •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6 1.0折 59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道格·巴斯(Doug Barth) 著;[美]埃文·吉尔曼(Evan Gilman)、奇安信身份安全实验室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207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道格·巴斯(Doug Barth) 著;[美]埃文·吉尔曼(Evan Gilman)、奇安信身份安全实验室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5510020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6页
【内容简介】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分为10章,从介绍零信任的基本概念开始,描述了管理信任,网络代理,建立设备信任、用户信任、应用信任以及流量信任,零信任网络的实现和攻击者视图等内容。《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主要展示了零信任如何让读者专注于构建强大的身份认证和加密,同时提供分区访问和更好的操作敏捷性。通过阅读《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读者将了解零信任网络的架构,包括如何使用当前可用的技术构建一个架构。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适合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CTO以及对零信任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适合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CTO以及对零信任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埃文.;吉尔曼(Evan Gilman)是一名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目前为互联网公共社区工作。Evan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致力于研究如何在危险的网络环境中构建和运营安全系统。
道格.巴特(Doug Barth)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曾服务于Orbitz、PagerDuty等不同规模的公司。他在构建监控系统、无线自组网(Mesh Network)、故障注入等技术方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译者简介:奇安信身份安全实验室是奇安信集团下属的专注于“零信任身份安全架构”研究的专业实验室。该团队以“零信任安全,新身份边界”为技术思想,探索“企业物理边界正在瓦解、传统边界防护措施正在失效”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安全体系架构,推出“以身份为中心、业务安全访问、持续信任评估、动态访问控制”为核心的奇安信天鉴零信任身份安全解决方案。该团队结合行业现状,大力投入对零信任安全架构的研究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动“零信任身份安全架构”在业界的落地实践,其方案已经在部委、央企等得到广泛的落地实施,得到市场和业界的高度认可。同时,为帮助广大读者和技术爱好者更好地理解零信任安全架构及技术体系,奇安信身份安全实验室同步在线上成立零信任安全社区 (微信ID:izerotrust),将定期分享和推送“零信任身份安全架构”在业界的研究和落地实践,欢迎广大读者和业界人士关注。

【目录】
第 1章 零信任的基本概念 1 
1.1 什么是零信任网络 1 
1.2 边界安全模型的演进 4 
1.3 威胁形势的演进 8 
1.4 边界安全模型的缺陷 11 
1.5 信任在哪里 14 
1.6 自动化系统的赋能 15 
1.7 边界安全模型与零信任模型的对比 15 
1.8 云环境的应用 17 
1.9 总结 18 
第 2章 信任管理 20 
2.1 威胁模型 22 
2.2 强认证 24 
2.3 认证信任 26 
2.4 最小特权 29 
2.5 可变的信任 31 
2.6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 35 
2.7 总结 36 
第3章 网络代理 39 
3.1 什么是网络代理 40 
3.2 如何使用网络代理 41 
3.3 如何适当地暴露网络代理 43 
3.4 标准的缺失 44 
3.5 总结 46 
第4章 授权 47 
4.1 授权体系架构 47 
4.2 策略执行组件 49 
4.3 策略引擎 50 
4.4 信任引擎 54 
4.5 数据存储系统 56 
4.6 总结 57 
第5章 建立设备信任 59 
5.1 初始信任 59 
5.2 通过控制平面认证设备 64 
5.3 设备清单管理 72 
5.4 设备信任续租 76 
5.5 软件配置管理 79 
5.6 使用设备数据进行用户授权 82 
5.7 信任信号 83 
5.8 总结 84 
第6章 建立用户信任 86 
6.1 身份权威性 86 
6.2 私有系统的身份初始化 88 
6.3 身份的存储 90 
6.4 何时进行身份认证 91 
6.5 如何认证身份 93 
6.6 用户组的认证和授权 99 
6.7 积极参与、积极报告 100 
6.8 信任信号 101 
6.9 总结 102 
第7章 建立应用信任 104 
7.1 理解应用流水线 105 
7.2 信任源代码 106 
7.3 构建系统的信任 108 
7.4 建立分发系统的信任 111 
7.5 人工参与 115 
7.6 信任实例 116 
7.7 运行时安全 118 
7.8 总结 122 
第8章 建立流量信任 124 
8.1 加密和认证 124 
8.2 首包认证建立初始信任 126 
8.3 网络模型简介 128 
8.4 零信任应该在网络模型中的哪个位置 132 
8.5 协议 136 
8.6 过滤 147 
8.7 总结 153 
第9章 零信任网络的实现 155 
9.1 确定实现范围 155 
9.2 建立系统框图 160 
9.3 理解网络流量 161 
9.4 无控制器架构 163 
9.5 定义和安装策略 167 
9.6 零信任代理 168 
9.7 客户端与服务端迁移 170 
9.8 案例研究 171 
9.9 案例:Google BeyondCorp 171 
9.10 案例研究:PagerDuty的云平台无关网络 183 
9.11 总结 188 
第 10章 攻击者视图 190 
10.1 身份窃取 190 
10.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191 
10.3 枚举终端 192 
10.4 不可信的计算平台 192 
10.5 社会工程学 193 
10.6 人身威胁 193 
10.7 无效性 194 
10.8 控制平面安全 195 
10.9 总结 19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