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

正版现货 没有笔记划线

4.5 1.0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晓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37

上书时间2023-11-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晓勇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0831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34千字
【内容简介】
《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从五个方面展开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一是多角度、系统地阐述银行监管的基本原理,为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具体讨论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涵义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三是以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与单个银行的风险控制两个视角为经,以银行监管的收益与成本约束两个方面为纬,讨论影响银行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四是在进一步分析影响银行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银行监管框架,并且基于框架评价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五是探讨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现实途径。
【作者简介】
刘晓勇,196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先后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金融理论、金融监管、银行风险管理等领域。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金融研究》、《中国金融》、《金融时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2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银行监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金融信息不对称与审慎银行监管
一金融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
二审慎银行监管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法律不完备性与银行监管的功能
一法律的不完备性与银行监管
二科斯定理与银行监管
三政府规制、规制失灵与银行监管
四法治、金融约束与银行监管
五银行监管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银行监管的目标选择
一银行监管的多重目标
二银行监管应有所不为
三银行监管的目标选择
第四节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
一团队生产、制度约束与银行监管
二制度的作用、设计与评价
三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
第五节银行监管的政策工具
一传统工具
二未来发展
第二章提出问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相关分析
第一节为何关注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一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
二OECD国家对监管质量的关注
三中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
第二节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界定
一银行监管有效性与有效监管
二有效监管与监管理念的转变
三有效监管与监管重心的转换
四有效监管与监管要求的权衡
第三节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准则
一良好规制的基本准则
二有效监管应遵循的准则
第三章宏观分析: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与有效监管
第一节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
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评估
三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四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干预
第二节安全网机制及相关问题
一安全网机制的构成
二安全网机制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有效性
一透明度、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二市场约束与监管的有效性
第四章微观分析:单个银行的风险控制与有效监管
第一节中介化、杠杆化与银行风险
一银行的中介化与杠杆化特性
二银行风险与银行挤提
第二节银行风险控制机制与有效监管
一健全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二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涵义理解
三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基本构成
四健全中国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途径
五模型分析:银行风险评估
第三节银行公司治理与有效监管
一为何特别关注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二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管理
三公司治理与有效银行监管
第四节资本要求、准入管理与有效监管
一资本要求与有效监管
二准入管理与有效监管
第五章条件约束:银行监管的收益与成本
第一节银行监管与市场自律
第二节银行规制与利率自由化
第三节准入管理及其影响
第四节分业限制的利弊分析
第五节资本要求与银行绩效
第六章目标函数:银行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评价
第一节银行监管框架的涵义与构建
一银行监管框架的涵义
二银行监管框架的构建依据
三银行监管框架的多种选择
第二节三要素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分析
一三要素监管框架的构建
二基于三要素监管框架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六要素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分析
一六要素监管框架的构建
二基于六要素监管框架的有效性评价
第七章改进途径: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第一节应对挑战:环境变化与有效监管
一识别银行市场环境的变化
二应对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有效银行监管框架的实现机制
一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涵义界定
二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构成分析
三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提高中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一转变中国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
二建立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框架
三提高银行监管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附录1银行监管框架有效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
附录2判断矩阵及相应特征向量计算过程表
附录2.1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附录2.2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修订版)
致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