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陈恭禄1950年代手稿、《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签赠章诚忘(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精装本,大学丛书)、柳定生信札、陈良栋手稿。详见描述【陈恭禄-陈良栋 父子旧物】
¥
158000
八品
仅1件
作者陈恭禄 章诚忘 柳定生 陈良栋
年代1935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20-09-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1.《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精装本,大学丛书)陈恭禄签赠本,送给章诚忘(章诚忘:柳诒徵的女婿,柳定生夫婿,任教于金陵大学,与陈恭禄先生中学大学一路同学,又当同事)
书中盖有受赠人“章诚忘”三字名章,正文中略有章诚忘先生批读字迹。
2.《中国近代史》手稿为陈恭禄先生1957年至1959年重新写作,完成了前九章(相当于第一册的篇幅),约五十余万字。
3.陈恭禄为《中国近代史》新稿草拟序言2页。
4.1959年,三联书店收到《中国近代史》手稿,给陈恭禄回函(信札1页,附信封)
5.陈良栋写给南京大学两份报告书的底稿,陈述整理其父陈恭禄作品的相关情况,分别写于1986年(6页)和1992年(7页)。
6.2008年,陈良栋对《中国近代史》手稿所写相关说明2页。
7.1985年,柳定生信札1页,上款江苏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阐明写作《史学家陈恭禄先生传略》缘由。
8.《太平天国历史论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陈良栋签赠本,此书附录《史学家陈恭禄先生传略》。
—————————
陈恭禄-陈良栋父子两代,章诚忘-柳定生夫妇,集合了四位先生手迹,1935年至2008年,前后跨度七十余载,不是难得二字可以概括!
以上内容相互关联,彼此印证,却是不同时间地点所得,理出一个时间线,仅供参考:
2016年4月某日:完全是个偶然,在仓巷一家旧书店购得《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签赠本(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1935年初版精装本),未辨上款是谁?
2017年2月12日:购得陈恭禄先生《中国近代史》手稿(并非商务印书馆出版那部,而是1950年代陈恭禄先生重写近代史,第一至九章的内容,约50万字),并陈恭禄先生同时期在南京大学讲授世界史的教学大纲稿等。
2017年2月20日:南京大学武黎嵩老师来访,他正在整理《盋山牍存》,听闻我藏有一宗柳诒徵相关资料,为此而来,我顺便取出《中国近代史》签赠本,请教上款“诚忘兄”为谁?武先生脱口而出:“章诚忘,柳诒徵之婿也。”顺便还科普了一下章诚忘与柳定生的恋爱史。
2020年7月2日:发现柳定生1985年12月21日信札,其中有言:兹寄上丹徒县文史资料一册,是我去年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恭禄先生所撰传略,因他生前是我爱人章诚忘中学大学同学,后又在金大同事,相知甚熟,故尔能介绍其生平……
————————
陈恭禄(1900-1966),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
1900年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为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早年受业于青州知府鲍心增,1916年,考入美国教会办的扬州美汉中学。
1921年考入金陵大学,由化学而农科,后又入历史系学习。1926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撰写《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这两本书填补了当时高等教育教学参考书的空白,深受欢迎。
1928年,开始任金陵大学历史系助教,1933年8月到武汉大学任教,一年后任教授。在武汉大学主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史研究(日本史、印度史)等课程。
其间,于1934年完成了近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1936年重回金陵大学任教,由助教晋升为教授;抗战胜利后,继续在金陵大学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6年,发表了《对旧著的自我批评》一文,公开修正了过去的近代史观点,当时的南京大学刊物《教学与研究汇刊》上,多次有一些教授和学生撰文批判他的著作《中国近代史》,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不得不运用当时最时髦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批判自己,承认自己的近代史著作在过去“毒害了很多青年”。
在学术水平上来说,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史著作,在陈先生之后的几十年里,还是无人能出其右者。1999年出版的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对此书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这是1949年后陈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著作第一次在中国大陆获得正面评价。
2007年由官方出版的《中国近代通史》中第一卷也提到该书,把这本著作作为学院派的代表。
2012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该书,据说该书是购买的台湾商务印书馆的版权,历史学家郭世佑为该书的序言发表在2011年5月份的《读书》杂志上,章开沅先生也发表文章纪念其老师陈先生,但是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大陆的史学家几乎无人提到陈先生及其著作,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郭世佑发表的学术文章还充满了政治批判的色彩(批判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现在又摇身一变,对自己当年的行为好像一点愧意也没有,一部《中国近代史》的命运,就很能折射出中国近代史的状况,也折射出了受政治色彩影响的史学家的行为。
1963年底,撰成《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对中国近代史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系统介绍、评价。作为讲义在校内印刷(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陈先生之子陈良栋整理后的该书)。
陈先生曾任南京市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南京历史学会理事,1966年10月8日病逝。
“文革”后,1979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召开了隆重的陈恭禄先生追悼会,恢复了他著名历史学家的名誉。
陈恭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草创时期重要的先驱者之一,他不仅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史学者,还撰写了好几部颇有影响的教材,这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学术遗产,我们理应给予珍惜并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治学经验,至少它们可以作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参考。
陈恭禄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学术为职业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是一个典型的学院知识分子,他试图站在学者的立场上客观地叙述中国近代史,以著作来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学术来影响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主观上他不傍依于任何党派,在客观上却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
主要著作有《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近代中国史料评论》、《曾国藩与海军》、《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日本全史》、《中国近百年史》、《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等。
陈先生发表在各类杂志上的学术文章有:
1 甲午战争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第3卷1期(1933年)
2 远东国际关系史(书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3卷2期(1934年)
3 中国史与文化(书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3卷2期(1934年)
4 奇异印度(书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第3卷2期
5 近代中国史史料评论/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3卷3期(1934年)
6 曾国藩与海军/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第3卷4期(1934年)
7 太平天国杂记第二辑(书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5卷1期(1935年)
8 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第6卷1期(1936年)
9 四国天津条约之经过/金陵学报/ 第1卷2期(1931年11月)
10 张德坚总纂的贼情汇编/图书评论(南京)/第2卷4期((1933年12月)
11 孟世杰编中国近百年史/图书评论(南京)/ 第2卷12期(1934年8月)
12 土地利用和我国前途/独立评论(北京)/第181期(1935年12月)
13 马嘉理案与烟台条约(书评)/ 星期评论(重庆)/ 第19期(1941年4月)
14 评外人在华投资论/中兴周刊(武昌)/第32-33期(1934年2月)
15 土地问题与中国前途/中兴周刊/第122期(1935年12月)
16 评中华民国外交史/学艺(上海)/第15卷8期(1936年10月)
17 中国史第二册自序/善责半月刊(成都)/第2卷4期(1941年5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