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实物拍摄实图发货

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巴里·诺顿、安佳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7

上书时间2024-06-16

博学书屋铺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巴里·诺顿、安佳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93287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8页
  • 字数 51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2007年出版,集中了诺顿教授和西方以及中国国内对中国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经济学理论为支持,全面描述和评价了中国经济,不但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空白。该书中文版的出版也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关于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空白。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两大变迁,一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是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产业经济。前者是所谓的转型,后者在经济学的术语中被称为现代经济增长。转型是为了改变不久前在中国延续了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增长是为了改变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经济。因此,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首先对中国经济的资源约束、传统农业作了简单介绍,然后阐述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了从传统经济中挣脱出来所作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努力,包括建立计划经济的努力,从而为读者理解中国当前的经济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建立了基础。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副标题是转型和增长。而转型又是为了增长,所以《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重点是中国经济增长。除了第一篇“历史遗产和资源禀赋”用两章专门讨论转型外,本书把中国的制度转型放在经济增长的大框架里论述,既突出了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也突出了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样的写法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七篇中,除了第一篇介绍背景和第七篇结论外,第二篇以人为关注的中心,说明中国的增长模式。作者从中国的人口状况和人口政策、劳动力状况和劳动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三方面论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并对此做了肯定的评价。从第三篇到第六篇,作者分别阐述了中国的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对外经济和财政金融。在这四篇中,作者一方面分析了这些部门的转型过程、转型措施,一方面说明了它们的增长和发展过程与态势。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对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作了全面阐述和系统介绍。这是国内读者非常需要、而国内学者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集体完成,质量又难以保证)。同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从外国人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在许多问题上又能够给国内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序。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巴里·诺顿 译者:安佳 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中国经济教授,是国际首屈一指的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他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通透把握,对经济数据的敏感和准确分析,无人能敌。他还对中国的经济的政治学十分敏感,对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决策和执行部门里的人员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的文字流畅,文笔清爽,文章、书籍读起来清新明快,令人爱不释手。他写有上百篇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和著作,在许多著名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诺顿教授受约给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中国领导观察》(China Leadership Monitor)写中国经济专评,每期一篇。在我国经济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他曾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参加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
【目录】
中文版序
中文版前言
致谢
导论
第1篇历史遗产与资源禀赋
第1章地理概况
第2章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
第3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大力推进工业化与政策的不稳定性
第4章市场转型:战略与过程
第5章城乡差距
第2篇增长与发展模式
第6章增长与结构变化
第7章人口增长与独生子女政策
第8章劳动力和人力资本
第9章生活水平: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第3篇农村经济
第10章农村组织
第11章农业:产出、投入和技术
第12章农村产业化:乡镇企业
第4篇城市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