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及分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及分析

5 2.3折 22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准则与税法研究所 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商4

上书时间2023-11-15

神采飞扬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准则与税法研究所 编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9512890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4页
  • 字数 1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都是对企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但是,因税法与准则的出发点不同,决定了两个规范的确认与计量标准不同,由此给财务会计带来了大量的调整工作。
  面对晦涩难懂的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以及两个制度间纷繁复杂的差异,企业财会人员学习与工作压力很大。为帮助企业财税人员减轻学习、工作压力,我们将新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按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事项进行系统的梳理:
  ·对每一个差异事项都通过准则规范与税法规范进行对比,辨认差异存在点,为企业财会人员税务调整提供操作索引;
  ·对每一个差异事项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差异类型进行分析,为财税人员进行财税政策的选择提供便利;
  ·对每一个差异能否协调进行企业与政府利益影响分析,提出了我们的意见,为宏观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参考建议。
  本书宗旨:为企业、税务等相关部门提供财税政策选择的工作指引;为宏观财税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沟通、协调两个制度的桥梁。
  本书特点:简约,不简单。以确认计量事项为线索,直接指向《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点,并对差异的类型、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的政策协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本书主编人员通过给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对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进行过上百遍的咀嚼,提炼出企业财税人员急需的专业政策解读的“快餐”。
  本书力求使与企业财税业务相关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税务调整事项能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企业税务调整工作“有序、有效”;使政策制定部门的政策协调“有理、有据”。
【目录】
总体框架
第1章差异基本点、差异类型与调整方法
1.1两个制度的立场差异
1.2两个制度确认原则的差异
1.3两个制度计量基础的差异
1.4两个制度差异类型及调整方法
1.5所得税调整路线图

第2章收入、利得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及分析
2.1商品销售确认
2.2商品销售计量
2.3分期收款销售的确认与计量
2.4附有退货条件销售的收入确认
2.5售后回购的收入确认
2.6售后租回的收入确认
2.7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确认与计量
2.8存货盘盈的差异分析
2.9盘盈固定资产收入的确认
2.10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
2.11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
2.12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2.13技术转让收入
2.14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差额的确认
2.15未确认融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2.16融资租赁(出租人)的确认与计量
2.17公允价值套期
2.18现金流量套期
2.19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2.20被套项目的利率调整

第3章费用、损失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及分析
3.1职工薪酬的范围与确认
3.2职工范畴
3.3职工福利费计量
3.4辞退福利
3.5特殊工资计量
3.6股份支付的确认
3.7股份支付的计量
3.8亏损的确认
3.9境外机构亏损确认
3.10业务招待费的计量
3.11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计量
3.12开办费的确认
3.13赞助、捐赠支出
3.14罚没损失的确认
3.15借款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3.16债务重组损失的差异分析
3.17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3.18内部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
3.19保险合同的准备金

第4章资产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及分析
4.1公允价值计价投资性房地产
4.2由自用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4.3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差额
4.4由公允价值计价投资性转为自用房地产的计量
4.5固定资产判断标准
4.6递延付款取得资产的计量
4.7购置特殊设备成本确认与计量
4.8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量
4.9弃置义务的确认与计量
4.10计提折旧范围
4.1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4.1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4.13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确认计量
4.14固定资产预计残值
4.15无形资产判断标准
4.16研发费用资本化
4.17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税法规定
4.18无形资产摊销范围
4.19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4.2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认
4.2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
4.2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
4.23公允价值计量的生物资产
4.24矿区权益的折耗
4.25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支出和固定资产的折耗
4.26借款费用资本化
4.27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
4.28建造合同完成后处置残余物资
4.29资产(除存货、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
4.30资产(除存货、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
4.31资产的实质性损失
4.32存货减值确认、计量与转回
4.33金融资产减值确认、计量与转回
4.34处置已提减值准备资产损益的计量
4.35建造合同的减值准备
4.36预计资产的确认
4.37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持有计量

第5章负债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及分析
5.1预计负债的确认
5.2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损益的确认
5.3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

第6章企业重组确认与计量的差异及分析
6.1企业合并初始成本
6.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
6.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
6.4企业合并直接费用的归属
6.5发行有价证券的佣金及手续费
6.6同一控制下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差额
6.7对子公司持有期间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8对合营、联营企业持有期间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9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
6.10因增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6.11因减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6.12因增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6.13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权益转增股本
6.14创业投资的计量
6.15投资者投入非货币资产的计量

第7章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建议
附录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事项总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