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陈引驰著中华书局正版复旦大学课堂实录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作品卓识,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等,呈现文脉的演进
正版新书
¥
86.5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陈引驰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名: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作者:陈引驰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册数开本:全一册 32开精装
ISBN9787101169072
定价118元
编辑推荐
1.复旦大学课堂实录,开卷亲临高质量文学史课堂。不同于教科书式板正严肃的面孔,这里有讨论、有推断、有质疑、有互参、有搁置不论,轻松代入,语句鲜活,如同亲临大学聆听了几学期的高质量文学史课。
2.编织文学网络,追溯动态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不是单一的作品,也不是分散的文学家,而是由时代、地域、文本、作者、事件、流派、读者等组成的文学网络。每个节点都蕴藏着承前启后的因子,你看到的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中华文脉的演进。比如,诗歌从《诗经》发展到《楚辞》,预示了文学脱离音乐而走向以文字为中心。
3.融汇古今中外卓识,独创新见,学术与情怀得兼。你能感受到安静的陈说、热情的共鸣、静穆的欢喜,哈佛大学宇文所安、耶鲁大学孙康宜、加州大学陈世骧等域外学者的精彩言论信手拈来,中西比较的大视野一览无余。洞悉中国文学的大变折。同时,做人的谦虚包容,做学问的怀疑精神,文学给人心灵上、思想上的美感与启迪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人在文学史中爱上文学。
4.全彩图文演绎,感受文学的永恒魅力。精选百余幅与正文相关度较高的古画、书影、书法、碑帖、实物等图片,有感情地深入到中华文脉的肌理,在色彩与形象中感受传统文学之美。
内容介绍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目录
导论
一所谓“文学史”
二“文学”的观念
三“中国文学”
(一)文字形式
(二)内容旨趣
四鸟瞰“文学史”
(一)早期文学
(二)中古文学
(三)唐宋之变
(四) 近世简说
附录 中国文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第一讲 不可重复的想象:上古神话
一 真实与想象的辩证法:神话的产生与分类
二 缀合重构的世界:古神话的条理化
三 零散的图景:中国神话之传载
第二讲 南北文化的异彩:先秦韵文
一 《诗经》:中原文化的结晶
(一)“诗三百”概况
(二)《诗经》的艺术
二 《楚辞》:南方的歌吟
(一)“楚辞”解义
(二)“屈原”问题
(三)屈原作品
(四)《楚辞》的艺术
第三讲 历史与现实之反思:先秦散文
一 历史叙述与文学
(一)《春秋》
(二)《左传》
(三)《国语》
(四)《战国策》
(五)文史之辨
二 诸子思想与文学
(一)孔子
(二)孟子
(三)老子
(四)庄子
第四讲 历史与现实之反思续:秦汉帝国的政论与史传
一 政论与子书
二 太史公的《史记》
(一)《史记》的开创性
(二)《史记》的文学性
三 班固的《汉书》
四 《三国志》与《后汉书》
第五讲 从质朴到华丽:秦汉帝国的文学意识
一 文学的意识
二 汉赋的鸟瞰
(一)赋的涵义
(二)赋的缘起
(三)赋的背景
(四)赋的发展
三 诗赋之消长
第六讲 从民间到文人:汉魏诗歌
一 楚风的流波
二 两汉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名义
(二)乐府的类别
(三)乐府的艺术
(四)《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
(五) 情感的直接与强度
三 “古诗十九首”
(一)名义与作者
(二)人生的基本主题
(三)“意悲而远”的艺术
四 “建安风骨”
(一)文化背景
(二)文学变趋
(三)“三曹”
(四)“文学自觉”
第七讲 思理、景致与形式:六朝诗歌
序说 六朝诗的三大成果
一 阮籍与汉魏诗的精神走向
二 太康诗的形式与情感
三 玄言而田园、山水的趋变
(一)玄言的时代
(二)陶渊明:从玄理到田园诗 (附:走向田园的陶渊明)
(三)大小谢:山水诗的理与情
四 南北朝乐府民歌及影响
五 齐之声律与梁之宫体
(一)永明声律
(二)宫廷与宫体
六 兼跨南北的庾信
附录 早期中国文学谈屑·十七则
第八讲 唐宋文学之新典范及影响——中国文学的第二个轴心时代
引言 三个“轴心时代”
(一)“轴心时代”
(二)先秦时代
(三)唐宋之际
(四)近现代之际
一 中唐变化之要
(一)外部的观照
(二)内部的观察
二 唐宋诗之张力
(一)宋诗:对于唐诗的趋附与逆反
(二)金元明清诗坛:唐宋诗之消长
三 唐宋文之承传
(一)唐宋古文运动一脉相承
(二)“唐宋”“秦汉”之争及其贯通
第九讲 断裂还是延续:近现代文学之变折
引言
一 西方文学观流行
二 现代制度与情感
(一)作家
(二)作品
(三)流通
三 文学发生的场域
四 文学类型的消长
(一)诗歌
(二)翻译
(三)小说
结语
跋
作者介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2012—2020),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理论、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近现代学术思想、海外汉学等。著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学与佛教》《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讲义》《〈庄子〉通识》《〈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等,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等,主编“中华经典通识”“佛经文学经典”“二十世纪国学丛书”等丛书。1995年始,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