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能力的认知基础
  • 组织能力的认知基础
  • 组织能力的认知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组织能力的认知基础

8 1.7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6-4

上书时间2023-03-04

石墨斋艺术馆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建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3092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8页
  • 字数 2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语言与认知文库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是一个高度相互依赖、极其复杂多变并伴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复杂动态系统。在这种变化的时代,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其组织能力特别是动态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组织能力形成机制一直是组织研究和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又进一步升温。但主流的研究范式仍是基于组织惯例的组织能力观,即使是动态能力也是通过引入所谓动态惯例来研究。
  《语言与认知文库:组织能力的认知基础》试图突破这个基于行为惯例的范式,深入到认知表征和习惯表征层次解释行为差异,并将前者分解为问题表征和设计规则两个方面,通过对两者的不同组合,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创造出三种组织架构,来研究集体问题解决活动中组织认知对组织惯例和组织架构以及最终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揭示组织能力形成的认知机制。
【作者简介】
  王建安,男,1961年7月生于浙江海宁。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在浙江湖州钢铁厂工作;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科学思想史方向),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在哲学社会学系,后转入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2005年进入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工作至今;2005年开始在职攻读浙江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11年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将认知科学与组织管理研究结合起来的管理和组织认知(managerialandorganizationalcognition)方面的研究,论文见于《心理学报》、《科研管理》、《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问题提出
第二节概念辨析和界定
一认知表征和习惯(惯例)表征
二行为(行动)、结构和架构
三能力和绩效
第三节研究目标、内容和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说明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评论
第一节组织能力形成的认知因素
一个人知识和记忆
二组织知识和记忆
第二节组织能力形成的行为因素
一组织惯例的研究传统
二组织惯例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节组织能力形成的结构因素
一组织结构及其分析工具
二组织结构与组织能力
三组织结构与组织认知和组织行为
第四节总的评论

第三章集体问题解决中的知识、惯例和绩效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实验方法
一实验被试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任务
四变量测量
五实验程序
第三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三人TTT游戏能否形成惯例
二初始表征是否影响惯例的形成
三惯例化程度对集体问题解决绩效的影响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结论

第四章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实验方法
一实验被试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任务
四对认知表征的操纵及其效果检验
五对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的测量
六实验程序
第三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有、无认知表征的行为惯例差异
二有、无认知表征的动态能力比较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结论

第五章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架构和绩效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实验方法
一实验被试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任务
四对问题表征和设计规则的操纵
五组织绩效的测量
六实验程序
第三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二认知对组织架构的影响
三三种组织架构的静态绩效比较
四三种组织架构的动态绩效比较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结论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理论推进
第三节实践意义
第四节研究局限和未来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三人TTT游戏实验培训材料
附录二知识分类和知识表征——评赖尔的知识分类和围绕它的争论
附录三组织模块化及其测量——一个基于松散耦合系统的分析框架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