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域与坐标 : 劳模精神的思想逻辑
  • 场域与坐标 : 劳模精神的思想逻辑
  • 场域与坐标 : 劳模精神的思想逻辑
  • 场域与坐标 : 劳模精神的思想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场域与坐标 : 劳模精神的思想逻辑

5 1.0折 48 八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佳 著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5

鸿鹄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未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佳 著
  •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0878919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18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0章,约180千字,研究了从工人阶级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劳模精神形成发展的社会阶级基础,中央苏区时期劳动竞赛,以及从再造新人、国家建设、制度形态、教育资源和劳动文化五个方面阐述劳模精神的政治功能、国家意义、制度逻辑、育人价值和文化形态,多维度展现劳模精神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直到现在劳模精神进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历史进程和逻辑进程。
【作者简介】
刘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办公室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劳动教育示范课《劳动文化导论》负责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研究。独著有《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连续三年获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录】
章 劳模精神的思想探寻:学术简史的视角 001

一、何以探寻  003

二、理论主题  007

三、学术使命  020

第二章 原典中的工人阶级:劳模精神的主体力量 025

一、工人阶级的概念史  027

二、工人在哪里  033

三、阶级意识的淬炼  044

四、从阶级意识到行动能力  057

第三章 从四民社会到劳工神圣:劳模精神的话语发端 067

一、四民社会  068

二、“木乃伊”的崩解  074

三、“劳工神圣”的呐喊  079

四、革命的中坚力量  083

第四章 劳动竞赛与观念革命:中央苏区劳模精神的锻造  087

一、新革命与新观念  088

二、夹缝中的生存之道  092

三、劳动竞赛:生产的助推器  096

四、新观念的建构  100

第五章 劳模精神进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109

一、劳模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  111

二、劳动竞赛与劳模精神的历史性出场  114

三、劳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观的中国化  120

第六章 劳模精神的力量:改造“二流子”的延安实践 127

一、改造对象及其阶级身份  128

二、填充革命主体性空位  134

三、再造新人的“延安方案”  14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劳模精神的政治逻辑 147

一、劳模精神与国家建设  148

二、两种阐释体系  151

三、劳模精神融入国家建设  160

四、劳模精神的“辩证运动”  167

第八章 永不褪色的奖章:劳模精神的制度化发展 175

一、劳模精神的形象表达  177

二、动员、仪式与制度  179

三、奖章的政治隐喻  185

四、劳模精神的制度化发展  193

第九章 劳模精神融入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 199

一、劳动教育的理论检视  201

二、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05

三、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劳动教育  210

四、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  216

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222

第十章 劳模精神引领当代中国劳动文化 233

一、劳动:理解国家的密钥  235

二、中华文明中的劳动观念  240

三、劳动文化的范式演变  243

四、建构当代中国劳动文化  249

后 记 25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