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划线字迹
¥ 29 3.0折 ¥ 98 九品
仅1件
作者罗国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28
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概述
1.1 传统中药方剂学的特色
1.1.1 方剂学的溯源
1.1.2 君臣佐使协同作用
1.1.3 调节阴阳平衡
1 1.4 方证相应
1.2 方剂配伍规律
1.2.1 中医治法与“君臣佐使”在方剂组成中的应用
1.2.2 对立统一规律在方剂组成中的应用
1.2.3 系统论思想在方剂组成中的应用
1.3 方剂学现代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物质基础研究
1.3.2 质量评价体系
1.3.3 中药方剂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1.3.4 中药复方配伍评价与作用机理研究
1.4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
1.4.1 系统生物学的提出
1.4.2 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3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1.5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1.5.1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的定义
1.5.2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
1.5.3 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研究
2.1 化学物质组学提出和发展的背景
2.1.1 中药化学研究概况
2.1.2 中药物质组相关概念
2.2 化学物质组学
2.2.1 化学物质组学的定义及层次
2.2.2 化学物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关系
2.2.3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模式
2.3 中药的作用特点与研究难点
2.3.1 中药作用的系统整体性
2.3.2 中药物质基础的复杂性
2.3.3 应对策略小结
2.4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
2.4.1 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药性理论相关性研究
2.4.2 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配伍理论相关性研究
2.4.3 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炮制加工相关性研究
2.4.4 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药效、作用机理相关性研究
2.4.5 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药物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2.4.6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药效和信息科学的相关性研究
2.5 中药化学物质组的获取方法和技术
2.5.1 整体化学物质组的获取方法和技术
2.5.2 有效化学物质组的获取方法和技术
2.5.3 有效成分群的获取方法和技术
2.6 中药化学物质组分析表征的方法和技术
2.6.1 多维多息指纹图谱
2.6.2 有效组分指纹图谱
2.6.3 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
2.6.4 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2.7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整体系统生物学的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模式
3.1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特点
3.2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3.2.1 血/尿药浓度法
3.2.2 生物效应法
3.2.3 血药浓度法与生物效应法结合的PK-PD模型
3.3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假说
3.3.1 证治药代动力学
3.3.2 中药胃肠药代动力学
3.3.3 血清药理药代动力学
3.4 中药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
3.4.1 肠道菌群的代谢处置
……
第四章 基因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章 蛋白质组学的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 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章 糖尿病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第九章 中药复方清开灵注射液化学物质组研究
第十章 中药复方双龙方的整体系列生物学研究
第十一章 中药复方六神丸的安生性评价示范研究
附录 作者近十年发表的与本书相关的论文论著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