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工程应用
作者签名
¥
80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王昌兴 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2
上书时间2024-08-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昌兴 编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210080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建筑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丛书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所需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振动和地震的基本知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及其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内框架、异形柱、抗震墙、框架-震墙等结构房屋及其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作者根据长期以来的设计经验,在第14章对抗震设计优化提出了建议。在设计优化的同时,作者不忘提醒各位同仁牢记安全第一,特别请律师简单介绍了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本书可为建筑结构设计、监理及其他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大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抗震知识时参考。
- 【目录】
-
第1章振动的基本知识
1.1牛顿三大定律
1.2动静法
1.3振动的基本概念
1.4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
1.5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强迫振动
1.6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
1.7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强迫振动
1.8平动扭转耦联振动
1.9常见结构的基本周期
第2章认识地震
2.1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2地震类型与成因
2.3地震波
2.4震级
2.5烈度
2.6基本烈度与设防烈度
第3章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3.2注意场地选择,避开不利地段
3.3把握建筑体型,限制不规则结构
3.4利用结构延性,消耗地震能量
3.5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提高结构安全度
3.6重视非结构因素,减少地震损失
3.7抗震设防分类
3.8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4章地震作用
4.1单自由度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4.2不同条件下地震作用对比
4.3不考虑扭转的多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4.4底部剪力法
4.5突出屋顶的小塔楼的地震作用
4.6考虑扭转的多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4.7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4.8荷载效应组合
4.9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4.10应用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第5章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
5.1建筑场地
5.2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与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
5.3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强度验算
5.4地基液化的判别与处理
5.5桩基的抗震验算
5.6地震区房屋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6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6.1震害及震害分析
6.2规范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限制
6.3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6.4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6.5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
6.6构造柱布置示例
第7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7.1概述及震害分析
7.2抗震设计一般原则
7.3计算要点和抗震构造措施
7.4实用图表
第8章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砖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8.1震害及震害分析
8.2抗震设计一般原则
8.3设计计算要点
8.4抗震构造措施
8.5二程实例
第9章异形柱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9.1异形柱结构是对矩形柱结构的改进
9.2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
9.3设计计算要点
9.4抗震构造措施
9.5几个问题的讨论
9.6计算例题
第10章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10.1概述
10.2抗震设计一般原则
10.3墙肢的设计
10.4连梁的设计
10.5抗震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11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11.1概述及震害
11.2抗震设计一般原则
11.3计算要点和抗震构造措施
第12章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2.1非结构墙体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12.2抗震设防目标
12.3基本计算要求
12.4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12.5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第13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
13.1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探索与发展
13.2隔震原理与设计
13.3减震原理与设计
13.4结构主动控制
第14章结构抗震设计优化
14.1抗震设计优化的迫切性
14.2重视方案比选
14.3重视抗震概念设计
14.4砖混结构设计优化建议
14.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建议
附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简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