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

10 1.8折 5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景辉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3

上书时间2023-08-18

博鑫鑫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景辉 著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6603420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0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话剧艺术漫论》是作者从多年来从事话剧艺术理论研究所撰写的100多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文章集锦。通过对焦菊隐、曹禺、田本相、于是之等几位艺术大家的专访回忆录,文笔流畅、独到,文字间的感情流露,真实地再现了老一代戏剧家的风采。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话剧发展历史的一些足迹,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杨景辉,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剧协会员。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工作。出版十几部专著,80多篇论文、书评、剧评等。
【目录】
上篇:戏林求是——话剧艺术评论
大师经典探幽
中国戏剧经典该说
曹禺后期剧作浅探
曹禺戏剧的生命力
曹禺从这里走向大师
论曹禺的局限与戏剧创作
田汉研究管见
在“二元”矛盾中完善自我——田汉初探
《关汉卿》的意义
老舍话剧创作的里程碑——《龙须沟》

演剧学派研究
北京任意演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焦菊隐与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焦菊隐对发展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重大贡献
继承、发展焦菊隐的话剧民族化理论体系
于是之演剧思想漫议
北京人艺何日再度辉煌

史论著作评说
《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序
探寻曹禺心灵世界的奥秘——读《曹禺评传》
《北京人艺论》序
集大成·立新意·修信使——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
对中国当代话剧命运的思考——读《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
温故知新探索前进——评《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
为探求真理而修史——评介《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
《中国当代话剧论稿》评说
一部新型的规模宏大的话剧史
“'话剧/戏曲'话语”的创建
《现代戏剧作家风格论稿》

当代戏剧刍议
戏剧本体的解放——关于20世纪80年代“戏剧观”的争鸣
近三十年中国话剧印象
保、捷戏剧印象记
风雨剧坛惊魂录——读关于“杜高档案”的两本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会念王正同志
读《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一点体会

下篇:文山探宝——编辑生涯记事
父亲的熏陶
童年的梦
第一次看《雷雨》
在美丽的珞珈山上
走进戏剧王国
千里姻缘一“戏”牵
“样板戏”错了不能改
重建中国戏剧出版社
再版老一辈剧作家的选集
曹禺·田本相·我
一位可敬的学者
《曹禺文集》编辑始末
曹禺问:“我是哪一级的干部?”
编辑、研究郭沫若史剧
田汉·于伶·吴祖光
主编《世界经典戏剧全集·中国卷》
我与北京人艺
焦菊隐及《<茶馆>的舞台艺术》
主编《焦菊隐论导演艺术》
林兆华
于是之说:“我不是大师!”
《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苏民·赵韫如·吕恩
陈瘦竹及《戏剧理论文集》
三部大型戏剧史的诞生
“戏剧文化探索丛书”的遭遇
余秋雨求“救命”
“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
出访东欧三国
告别中国戏剧出版社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